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定 价:¥148.00

作 者: 张多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03879 出版时间: 2022-08-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不同于溯源、考订和宏观比较的神话研究,本书致力于探索当代中国西南稻作族群民俗实践中的神话世界。生活在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哈尼人,在其围绕梯田稻作的文化实践中,有关宇宙、人神、生死、谱牒的根基性观念奠定了山地社会文化传承的基石。“神话观”在哈尼人的本土知识中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哈尼哈巴”,并藉由祭祀、节庆、礼仪、服饰等文化表现形式反复表达和操演。基于对以上文化表现形式的深描,经典概念工具“母题”在动态实践层面的意义得以开掘,从而有效分析了哈尼人表达其神话观的基本机制。通过长期的田野作业,作者将民族志研究融汇于叙事阐释以追索哈尼人活态神话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的复杂呈现,并将“母题”实践视为神话的典型存在方式,从而倡导“以观念实践为中心”的神话研究之理论主张。

作者简介

  张多,回族,文学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

图书目录

导论  在民俗实践中理解神话
  一  神话不须是一篇完整叙事
  二  为什么是“母题”?
  三  语境中的文本呈现
  四  母题的实践意义
  五  神话民族志
章  制造文本:“哈尼族神话”的话语实践
  一  哈尼族口承神话的文本化历程
  二  国家文化话语中的哈尼族神话
  三  国际学术中的“哈尼/阿卡”
  四  神话作为建构文化史、文学史的素材
  五  走向多元:哈尼族神话研究的新图景
第二章  哀牢之路:本土知识的步步深入
  一  哀牢山的多民族社会
  二  元阳县全福庄
  三  哈尼族的族称与支系
  四  父子连名制、血缘集团与祖先
  五  本土概念与田野人物
第三章  哈尼哈巴:作为本土文类的口头艺术实践
  一  哈尼语、哈尼文的相关问题
  二  本土文类和“哈巴”的文类性质
  三  哈尼族语言实践中的诸文类概念
  四  窝果十二路:本土文类与学术文类的互文
  五  哈巴惹:哈尼哈巴的实践形式
第四章  造天造地:宇宙图式与神人谱牒
  一  神鱼创世观的口头传承
  二  “神鱼”意象的身体实践
  三  宇宙结构与家屋
  四  神谱与人谱
  五  兄妹始祖与兄弟民族
  六  宇宙观的核心地位
第五章  补天补地:神话模拟与象征性实践
  一  杀翻神牛补天地
  二  苦扎扎节的隐秘诉求
  三  人间对创世秩序的模拟
  四  往来于天地之间
第六章  魂归祖灵:在关键礼仪中呈现核心母题
  一  丧礼制度
  二  聚焦全福庄的一次丧礼
  三  生命历程的口头表演
  四  死亡神话母题群
  五  不死药和灵魂观
第七章  遮天大树:作为文化整合资源的核心母题
  一  昂玛突和宇宙树
  二  漫江河村的咪谷和寨神林
  三  “寨神没下来!”
  四  “隐秘的祭祀”与“公开的祭祀”
  五  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
  六  遮天大树王
第八章  哈尼梯田:异质性语境中神话的存续力
  一  遗产化与神话主义
  二  异质的生活现场和异质的神话
  三  地方精英的创造力
  四  胜任表演:摩批歌手的应对之道
结论  追索神话观在民俗实践中的复杂呈现
  一  在民俗实践中动态生成的母题
  二  “以观念实践为中心”的神话研究
  三  呈现哈尼人的神话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哈尼族神话母题索引
  附录二  我与哈尼
  附录三  田野日志选摘
  附录四  田野突发事件与田野伦理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