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制造业金融

制造业金融

制造业金融

定 价:¥108.00

作 者: 邹平座 宗良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608941 出版时间: 2023-0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制造业金融”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对支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本书分析了我国金融业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现状、特点,并以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与技术及先进做法与措施,提出了我国当前应采取的对策、中长期战略措施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创新。本书研究与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量化指标与标准体系,对标国际一流制造企业的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标准化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操作体系,为制造业金融的各项政策与措施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

  1.邹平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签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社、人民网、经济网、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中国发展战略学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50人智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和金融学。在国际、国内知名报刊发表文章500余万字,专著与合著20余本,如《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金融监管学》《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货币的价值基础研究》等。2.宗良,博士,研究员,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美经济学培训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现任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在《国际金融研究》《金融时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等著作,并参与编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导干部国际金融知识读本》等10余本专业书籍。近年来,主要负责银行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经济金融研究等相关工作。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部分 问题与对策
一、加强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对制造强国的理解
(二)制造强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
(三)我国制造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对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制造强国建设为拓展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与存在问题
(一)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的国际模式
(一)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自下而上”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的做法与经验
(三)“自上而下”银行主导型模式的做法与经验
(四)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政策框架设计
(一)围绕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多样性融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中国制造提升技术水平
(二)探索构建区域性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引导先进制造业要素聚集(三)发展多样性、差异化、协同联动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机构支持制造强国建设质效
(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市场支持制造强国建设质效
(五)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公共基础保障
(六)健全金融支持制造业的风控体系,为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七)加强政策沟通协调,为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全方位政策及机制体制保障
(八)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当前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制造业金融体系,实现制造强国发展战略
(二)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三)借鉴融资租赁模式,发展装备制造业设备金融
(四)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专项用于支持制造业投资
(五)发挥好抵押补充贷款PSL在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增加对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资金的投放
(六)加强金融机构发挥制造业贷款的“正向激励”,解决其风险偏好下降引发的信用紧缩问题
(七)充分考虑中美贸易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第二部分 国际比较与战略技术
一、金融支持制造强国量化标准体系研究
(一)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短板与弱项
(二)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标准、机制与环境
(三)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规划、方案与政策
(四)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平台、接口与应用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一)美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英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三)日本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德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五)国际经验对我国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的货币战略
(一)大力发展制造业金融,切实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二)加快建立现代货币政策治理体系
(三)对脸书的Libra及未来数字货币的思考与应对之策
(四)研究与建立全球易货贸易制度
第三部分 科技金融方案
一、科技革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白天鹅”
二、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
三、FTM空间站计划
(一)建设思路
(二)实施步骤
(三)方案构架(四)方案价值
四、创新“债务价值链”模式 打造制造业金融“新基建”
(一)创新“债务价值管理 区块链”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创新“债务价值管理 区块链”生态系统
(三)“债务价值链”的价值评估与实践意义
第四部分 政府投资基金方案
 一、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一)基金规模与种类
(二)主要运作模式
(三)主要参与主体
二、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资源与基金规模不匹配,募资难达预期
(二)投资阶段偏中后期,对初创企业引导效果不显著
(三)专业化运作稍显薄弱,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基金退出数量偏少,未来集中退出压力较大
三、我国政府投资基金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管新规》带来的资金端紧张尚需时间消化
(二)经济下行周期造成财政资金紧张和“项目荒”
(三)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寒冬加剧了资金紧张
(四)并购管控对基金海外业务拓展提出挑战
四、多措并举,促进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有效发挥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二)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三)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四)适度拓展资金来源,形成“国民共进”的金融生态圈
第五部分 中国制造业分析报告(2021)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
(三)支持方式推陈出新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目标不同,匹配度较低
(二)业务模式固化,产品创新少
(三)辨识能力较弱,路径依赖强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四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一)重点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
(二)重点支持产业基础高级化
(三)重点支持产业链现代化
(四)重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五、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间接融资模式
(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三)完善政策支持机制
后 记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