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能源网络研究:权力、结构与演化

国际能源网络研究:权力、结构与演化

国际能源网络研究:权力、结构与演化

定 价:¥128.00

作 者: 杨宇,何则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19563 出版时间: 2023-08-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面向中国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客观需求,本书在借鉴与综合国际贸易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将能源经济活动相关的要素流动及其背后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机衔接,采用关系网络范式研究分析国际能源网络的结构特征、组织模式、影响机制与权力关系。理论创新方面,本书从理论演绎和历史比较的视角,推演了能源权力产生的逻辑基础;实证研究方面,引入关系网络研究范式,构建多要素、多主体、多层次与多尺度能源网络,综合分析世界能源网络的整体格局与状态,明确能源网络的多重功能属性及变化过程,总结能源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释能源资源、能源资产和新能源产业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此外,本书还聚焦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在不同能源网络中有针对性地解析中国在世界能源网络中的位置变化、权力变化与资源配置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杨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主要从事世界能源地理和国家能源安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与产业规划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子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代表性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Letter)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ergy、Energy Policy、Applied Geography、《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在国家能源安全、能源国际合作、区域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等领域完成35份咨询建议,并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纳,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的实质性批示。主笔完成的10余份规划成果被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或省级政府批复实施。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20),荣获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何则 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地理学、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近期侧重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法规、产业经济和空间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或共同主持国家发改委课题2项、中央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2项、发电集团和电网企业委托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1篇,入选F5000顶尖期刊精品学术论文1篇;参与发布研究报告2份,参编著作1部,调查报告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参与执笔的咨询建议多次被有关部门采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新一轮修订研究综合组成员兼联系人。

图书目录

第一章全球能源形势
第二章 能源网络研究前沿
第一节核心概念
第二节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第三章能源网络与能源权力
第一节能源权力产生的地缘政治逻辑
第二节产业经济视角下能源权力生成的微观机理
第三节影响能源权力运行的关键驱动因素
第四节基于多要素与多尺度网络的能源权力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能源资源贸易网络结构组织
第一节数据与方法
第二节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节网络组织模式
第四节网络权力结构
第五节中国在国际能源贸易网络中的位置与权力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能源资源贸易网络的演化机制
第一节能源资源贸易网络
第二节能源资源贸易网络研究的模型方法
第三节能源资源贸易网络实证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能源资产贸易网络结构组织
第一节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中亚能源资产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变
第三节中亚能源资产贸易网络的组织模式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中亚国际能源合作与权力关系形成机制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能源网络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第一节光伏产业链发展
第二节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第三节中国光伏产业贸易网络与生产网络特征 
第四节中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优势重塑的驱动机制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