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碳中和的县域贡献与战略路径:湖北兴山县碳中和2035案例研究

碳中和的县域贡献与战略路径:湖北兴山县碳中和2035案例研究

碳中和的县域贡献与战略路径:湖北兴山县碳中和2035案例研究

定 价:¥89.00

作 者: 潘家华,张莹,李萌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23303 出版时间: 2023-08-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报告以湖北兴山县作为实现县域碳中和的研究样板。其一,对兴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以及行业碳排放水平进行梳理和分析,匡算了县内各种零碳能源发展需要的投资成本以及产生的收益,厘清未来化石能源替代和退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二,系统梳理了各种能源发展的技术需求,探索工业、农业等行业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及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和时间进程。研究发现,兴山县完全可以基于小水电的零碳电力优势,挖潜提质,形成具有可调控的灵活性电源;在风光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标杆电价并且还在快速下降的情况下,推动整县光伏屋顶计划,布局山脊风电,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利用地形地貌优势开发抽水蓄能电站。兴山县有潜力就地利用零碳电力,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电力能源需求,并可能在203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本报告对县域主体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助力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尽早实现。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剑桥,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小组成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GSDR2023)独立专家组(15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成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减缓卷,2021年)主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 Environmental Studies的主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现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UNDP高级项目官员、IPCC高级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范式新经济学等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支撑专项、国家973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部委项目、地方省市委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独立撰写学术专著8部(英文2部)、合著(第一作者)28部(英文6部)、主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际刊物《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和国内刊物《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第九届中华宝钢环境奖。2007年作为IPCC评估报告撰写团队主笔之一分享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0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解“关于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思考”。 张莹,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研究成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教授向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提名的工作助理,参与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已在《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One Earth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合著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参与课题50余项;曾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科委优秀博士论文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建议三等奖”以及“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议程、公正转型、“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性议题,对外展示中国立场、阐释中国主张、宣传中国经验与中国案例。 李萌,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理论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部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近年来,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情调研课题5项,完成欧盟、美国、印度、荷兰、英国等国外合作课题12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相关课题37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专著6本,研究报告120余篇(章)。部分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地方获得有效实践。获省部级信息对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次。

图书目录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一)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意义
  (二)兴山县碳中和研究的核算边界
  (三)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二  兴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一)兴山县区位和生态环境概况
  (二)兴山县经济发展现状
  (三)社会发展情况
  (四)兴山县2035年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愿景展望
三  兴山县能源生产供应结构及发展潜力
  (一)兴山县能源生产和供应情况
  (二)兴山县零碳能源供应潜力分析
  (三)兴山县储能发展潜力分析
四  兴山县能源消费需求结构与未来态势
  (一)兴山县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现状
  (二)分部门终端消费结构现状
  (三)兴山县能源消费规划方向分析
  (四)兴山县能源需求预测
五  兴山县碳排放与碳汇核算
  (一)碳排放核算方法
  (二)碳核算方法结果
  (三)不同测度方法下碳排放总量分析
  (四)部门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五)兴山县碳汇发展情况
  (六)兴山县碳流现状分析
  (七)碳排放预测结果
六  兴山县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兴山县能源供需平衡和匹配性分析
  (二)兴山县的能源替代与净零碳转型路径分析
  (三)兴山县发展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七  兴山县实现碳中和的经济社会影响与时间进程选择
  (一)兴山县零碳能源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二)兴山县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进程
八  兴山县2035年提前实现碳中和的前景展望与启示
  (一)兴山县有条件早于国家目标提前实现协同多赢的碳中和
  (二)兴山县提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关键挑战
  (三)兴山县2035年提前实现碳中和的政策选择
  (四)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