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癌症等)成为全世界人口的高危致死因素。世界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逐渐将流行病学发展的重点从传染性疾病控制转向了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大部分慢性疾病都可以归因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这些又都是可以干预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再是纯粹的生物性问题,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单一的财政补贴、行政干预等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而有可能带来行政失范、调控失效等问题。本书依托生态系统、社会治理和建构主义等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社会治理的经验、模型和路径,提出了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测试手段、评价方式、行为介入、体质教育、科学研究等综合干预手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治理体系,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