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心理学我看吉卜力动画时学会的事

我看吉卜力动画时学会的事

我看吉卜力动画时学会的事

定 价:¥69.90

作 者: [日]清田予紀 著,管秀兰 译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906379 出版时间: 2023-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清田予紀是一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他运用心理学来解读吉卜力动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剖析名场面当中隐藏的线索,帮助观众更透彻地看懂吉卜力经典的10部动画电影。同时,作者还用心理学知识搭建了动画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指出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去做。看完这本书,你能够深刻地反思人性与自我,并学会包容、接纳他人。

作者简介

  清田予紀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部产业心理学专业,曾出版《3分钟深度心理测试》《3分钟深层心理测试PART2》《心跳深层心理测试》等多部心理学畅销书籍。他运用自己创造的心理分析法,不仅为年轻人做心理辅导,还帮助曾担任编剧的电视节目提高了收视率。

图书目录

序 言 用心理学揭开吉卜力不可思议的心灵谜底
第1章 为什么我们会被吉卜力的少女吸引 
1“黑色最能体现女性的魅力”是一种标签效应
2 人脑中的自传式记忆到底是什么
3 普鲁斯特效应对人的影响
4为什么人在慌张时会抱住某样东西
5自我确认欲求和自我放大欲求
6 女性领袖角色的共同人格特点
7 为什么苏菲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老太婆”形象
8 压抑在苏菲内心深处的欲望
 
第2章 吉卜力反派角色带给我们的人性启示 
1 穆斯卡没能说服巴鲁源于“反弹效应”
2 吉卜力反派们如何进行“自我表演”
3 女海盗朵拉的话
4 朵拉的记忆偏差
5 把意外性作为核心的“引起注意法”
6 使外表反映内心年龄的魔法
7 让思考成为现实的“自证预言”
8 艾伯西的“公正世界偏见”心理
9 人被剥夺名字后,就无法保持“自我同一性”了吗
 
第3章 为什么有些场景会那么清晰地印在我们心里
1 “必须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的心理分析
2 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双重作用
3 为什么我们对喜欢的人会“刻薄”
4 幽灵公主的矛盾心理
5阿席达卡让人心动的建议
6 增加亲密度的镜像效果
7 波鲁克与吉娜之间的恋情是永远的谜
8 波鲁克和菲拉林展现男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9 喜欢一个人,总会希望对方看到自己“美好
 的部分”
10 “亲爱的,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第4章 吉卜力人物独特存在感的由来 
1 过度自责会导致与他人关系的紧张
2 为什么我们在迷茫孤独时需要心灵导师
3 被定义为阿加佩的“献身形象”
4 主动忙碌起来的人不会衰老
5 娜乌西卡身上体现的领导者素质
6 小月父亲所使用的积极心理学育儿方法
7 萨利曼惊人的共情与解码能力
8 为什么哈尔要起很多个名字
 
第5章 对“幻想中的世界”的心理分析 
1 每个人都做过“真假难辨”的梦
2 源自波鲁克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
3 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的偏差正常化思维
4 琪琪为什么能和猫说话
5 汤婆婆“超级大脸”的心理学解释
6 无脸男象征着永远的少年心
 
第6章 吉卜力人物独特存在感的由来 
1 经典场景中的“并排心理学”
2 孩子心中万物有灵的想法
3 为什么龙猫代表了怀念之情
4 隐藏在红色中的信息
5 电影中的阿德勒心理学
6 苏菲和稻草人菜头的人际关系法则
7 由“互相呼唤名字”而产生的依恋感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