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定 价:¥88.00

作 者: 金凌虹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414335 出版时间: 2022-08-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字数:  

内容简介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紧扣“应用型”培养定位,深化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和社会发展服务。 \n本书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以台州学院为案例,从人才培养模式切入,以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围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与教学、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展开,提出将特色兴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文化铸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内生动力。本书可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金凌虹,台州学院副研究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持或参与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作为第yi完成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作为主要成员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培养蓝图:培养方案001 \n
第一节 应用型人才内涵界定002 \n
第二节 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003 \n
一、“制造之都”——台州企业的人才现状003 \n
二、台州企业人才需求与预测006 \n
三、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007 \n
第三节 培养方案的结构化呈现008 \n
一、培养方案构建背景:转型发展009 \n
二、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010 \n
三、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蓝图012 \n
第四节 推进课程设置模块化013 \n
一、以新的思维方式构建课程013 \n
二、模块化课程结构的特点和优势015 \n
三、构建模块化课程的条件016 \n
第五节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017 \n
一、培养方案设置背景分析017 \n
二、规划方案及时间安排018 \n
三、开展课程设置评价原则018 \n
四、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评价的障碍因素分析019 \n
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若干途径020 \n
第六节 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个案解构021 \n
一、培养定位一线的现场工程师022 \n
二、学科专业紧密对接地方产业023 \n
三、课程体系遵循技术逻辑024 \n
四、教学模式强调学做相融025 \n
五、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共荣027 \n
\n
第二章 培养单元:专业建设027 \n
第一节 专业设置演变分析028 \n
一、2002 年以前专业设置情况及特点029 \n
二、2003——2007 年专业设置情况及特点030 \n
三、2008——2018 年专业结构及现状分析032 \n
第二节 专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性分析036 \n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036 \n
二、调整专业结构是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037 \n
第三节 专业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038 \n
一、专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和应遵循的依据038 \n
二、专业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041 \n
第四节 专业结构优化对策与举措043 \n
一、规划先行,加强市场预测和人才调研043 \n
二、需求导向,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044 \n
三、内涵发展,促传统专业改造升级045 \n
四、非均衡发展,对接“双万计划”建一流047 \n
五、专业集群,促学科专业立体交叉发展048 \n
六、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教学内容改革048 \n
\n
第三章 培养路径:教学改革051 \n
第一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052 \n
一、以对接地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为前提052 \n
二、以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053 \n
三、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054 \n
四、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着力点054 \n
五、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055 \n
六、以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为保障056 \n
第二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057 \n
一、重构培养模式的背景分析057 \n
二、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059 \n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060 \n
第三节 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064 \n
一、学分制释义064 \n
二、浙江省内学分制改革现状及共性分析065 \n
三、学分制改革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启示068 \n
第四节 政策研究视野的学分制改革070 \n
一、及时确定政策议程071 \n
二、形成多种政策议案072 \n
三、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072 \n
四、利用多种政策工具,有效实施政策072 \n
五、加强学分制改革的政策评估074 \n
第五节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075 \n
一、推进背景:久诟之病、迫切需要、有力抓手075 \n
二、三个层面的方法解读:教师、学生、制度076 \n
三、反思与推进:大有作为、合理利用、切合实际080 \n
第六节 教师教育改革的地方版本081 \n
一、师范生培养理念的地方版本082 \n
二、走向卓越的教师教育“3333”版本083 \n
三、走向卓越的探索成效初显089 \n
第七节 产业学院改革及取向091 \n
一、产业学院的历史演变092 \n
二、产业学院的现象描绘095 \n
三、产业学院的未来取向101 \n
\n
第四章 改革深处:课程与教学105 \n
第一节 学习者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106 \n
一、课程改革探索意义106 \n
二、高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07 \n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实践108 \n
四、改革后续思考112 \n
第二节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112 \n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不言而喻113 \n
二、实践探索:“1+N”教学改革115 \n
三、思政课改革续思120 \n
第三节 推进“课堂革命” 122 \n
一、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22 \n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125 \n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126 \n
第四节 基层教学组织运行调适129 \n
一、基层教学组织的意义探寻129 \n
二、基层教学组织运行的实然状态131 \n
三、优化运行的思考与建议133 \n
\n
第五章 改革难处:管理与队伍134 \n
第一节 “以人为本”管理140 \n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剖析140 \n
二、“以人为本”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141 \n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142 \n
第二节 多校区教学管理144 \n
一、多校区办学格局形成的背景144 \n
二、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45 \n
三、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具体对策146 \n
第三节 教学督导团队效能提升149 \n
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和主要职能149 \n
二、加强教学督导组的团队效能,促进组织效能的提高150 \n
第四节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151 \n
一、构建目标体系151 \n
二、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相关利益分析152 \n
三、建立绩效评估和反馈体系154 \n
第五节 教务员业务培训154 \n
一、教务员工作的重要意义154 \n
二、业务培训计划的大致纲要155 \n
三、培训转化模式156 \n
四、培训迁移的策略分析157 \n
五、培训后保障系统的完善159 \n
第六节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161 \n
一、加强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61 \n
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162 \n
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164 \n
\n
第六章 发展战略:质量与特色167 \n
第一节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特色观168 \n
一、科学的教育质量观168 \n
二、科学的特色观170 \n
第二节 生存之选——质量立校172 \n
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172 \n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75 \n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77 \n
第三节 发展之路——特色兴校178 \n
一、依托地方产业,创建学科特色和特色学科179 \n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建专业特色179 \n
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培育课程特色180 \n
四、以能力为主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181 \n
五、优化服务机制,培育社会服务特色182 \n
六、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183 \n
\n
第七章 内生变量:文化铸校185 \n
第一节 新世纪教育领导趋势186 \n
一、没有最好的教育领导,只有最适合的教育领导186 \n
二、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突显是21 世纪教育领导的新趋势187 \n
三、影响教育领导效能的因素187 \n
第二节 创建学习型文化188 \n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意义及作用189 \n
二、高校教育领导模式和学习型文化的双向建构关系190 \n
三、高校文化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190 \n
四、如何创建学习型文化191 \n
第三节 教学文化的应用转型193 \n
一、正确认识教学文化在应用型高校中的重要意义194 \n
二、相关研究现状195 \n
三、核心概念界定197 \n
四、可能的解决路径——实践样态之一198 \n
\n
附录 题外理中:也谈高等教育学学科困局与破解205 \n
\n
参考文献21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