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

定 价:¥49.00

作 者: 屈明焕,祁永华,吴迪,刘琦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397133 出版时间: 2021-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普通化学》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为主线,分别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对物质结构基础和高分子化合物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内容安排上特别注意与目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衔接,避免与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尽量反映化学学科全貌,反映学科发展和进步,体现学科交叉,以符合普通化学的课程本意。《普通化学》读者对象以机械类、材料类、土木建筑类等工科专业学生使用为主,其它相关专业读者也可以使用。全书内容可安排50学时左右讲解完成,内容精炼具有通识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作者简介

暂缺《普通化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章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1化学中的计量6
1.1.1化学中的计量6
1.1.2滴定分析法概述8
1.1.3化学中的计算10
1.2误差11
1.2.1误差的分类12
1.2.2误差的减免13
1.2.3误差的表示方法13
1.3有效数字16
1.3.1有效数字的位数16
1.3.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7
1.3.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7
1.4实验数据的处理18
1.4.1测定结果的表示18
1.4.2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1
1.4.3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法23
习题24

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26
2.1.1热力学基本概念26
2.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8
2.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0
2.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1
2.2.1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和熵变32
2.2.2Gibbs自由能33
2.2.3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37
2.2.4化学平衡的移动41
2.3化学反应速率45
2.3.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45
2.3.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7
2.3.3反应速率理论简介51
习题52

第3章酸碱平衡
3.1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平衡56
3.1.1酸、碱与酸碱反应的实质56
3.1.2酸碱平衡与酸、碱的相对强度58
3.2酸碱平衡的移动61
3.2.1稀释定律61
3.2.2同离子效应61
3.2.3活度、离子强度与盐效应62
3.2.4温度的影响63
3.3酸碱平衡中组分分布及浓度计算63
3.3.1酸度、初始浓度、平衡浓度与物料等衡63
3.3.2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64
3.3.3组分平衡浓度计算的基本方法66
3.4溶液酸度的计算67
3.4.1质子条件式的确定68
3.4.2一元弱酸(碱)溶液酸度的计算69
3.4.3两性物质溶液酸度的计算71
3.4.4其它酸碱体系pH值的计算72
3.5溶液酸度的控制与测试74
3.5.1酸碱缓冲溶液74
3.5.2酸度的测试与酸碱指示剂77
3.6酸碱滴定法80
3.6.1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80
3.6.2强碱滴定一元弱酸82
3.6.3多元酸(或多元碱)、混酸的滴定83
3.6.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84
习题86

第4章沉淀溶解平衡
4.1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88
4.1.1溶度积与溶解度88
4.1.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91
4.2分步沉淀与沉淀的转化96
4.2.1分步沉淀96
4.2.2分步沉淀的应用98
4.2.3沉淀的转化99
4.3沉淀的形成与纯度100
4.3.1沉淀的类型100
4.3.2沉淀的形成101
4.3.3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102
习题103

第5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5.1氧化还原反应105
5.1.1氧化数105
5.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06
5.2电极电势108
5.2.1原电池108
5.2.2电极电势110
5.2.3标准电极电势110
5.2.4电池反应的ΔrGm和电动势E的关系113
5.2.5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113
5.2.6条件电极电势115
5.3电极电势的应用118
5.3.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E118
5.3.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18
5.3.3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120
5.3.4计算平衡常数(Ka、Ksp)和pH值122
5.3.5元素电势图124
5.4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26
5.5氧化还原滴定法127
5.5.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27
5.5.2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检测129
5.5.3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130
5.5.4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35
习题136

第6章物质结构基础
6.1原子结构基本模型140
6.1.1原子的玻尔模型140
6.1.2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43
6.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144
6.3原子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48
6.3.1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48
6.3.2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53
6.3.3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154
6.4共价化合物159
6.4.1价键理论159
6.4.2杂化轨道理论163
6.4.3分子轨道理论166
6.5分子间作用力、氢键170
6.5.1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170
6.5.2分子间作用力171
6.5.3氢键172
6.6离子化合物174
6.6.1离子键的形成及特征174
6.6.2离子晶体175
6.6.3离子半径比与晶体构型177
6.6.4离子晶体的晶格能177
6.6.5离子极化178
习题180

第7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
7.1配位化合物与螯合物184
7.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85
7.1.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86
7.1.3螯合物186
7.1.4配位化合物的应用188
7.2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89
7.2.1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90
7.2.2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空间构型190
7.2.3外轨型配合物与内轨型配合物192
7.2.4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193
7.3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94
7.3.1配离子的稳定常数194
7.3.2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199
7.3.3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200
习题204

第8章高分子化合物
8.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06
8.2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07
8.2.1聚合物的分类207
8.2.2聚合物的命名207
8.3聚合反应208
8.3.1按单体结构和反应类型分类208
8.3.2按聚合机理分类209
8.4分子量及其分布210
8.4.1平均分子量211
8.4.2分子量分布211
8.5大分子微结构212
8.5.1手性构型212
8.5.2几何构型212
8.6线型、支链型和交联型213
8.7聚集态和热转变214
8.7.1聚集态结构214
8.7.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214
8.8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216
习题217

附录
附录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18
附录2一些基本物理常数220
附录3标准热力学数据(p=100kPa,T=298.15K)220
附录4一些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23
附录5一些共轭酸的解离常数224
附录6一些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f和不稳定常数Ki224
附录7一些物质的溶度积Ksp(25℃)225
附录8标准电极电势225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