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中国反垄断法的移植与本土化

中国反垄断法的移植与本土化

中国反垄断法的移植与本土化

定 价:¥88.00

作 者: 李剑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65927 出版时间: 2022-07-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字数:  

内容简介

  “法律移植”关注法律规则的外来性与普适性,强调法律规则理解上要正本清源。“本土化”则关注法律问题的特殊性,强调法律规则的变通适用。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深受美国反托拉斯法和欧盟竞争法的影响;同时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又呈现自身显著的特点。因此,法律移植与本土化无疑构成了中国反垄断法研究中最为基本的理论思考模式。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中也隐含了反垄断法的移植与本土化之间产生冲突的必然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实践性问题。那么,到底应当移植法律规则来推动变革,还是对其予以变通而保留本土特色?对此问题的答案,无疑需要从反垄断法的体系差异、横向垄断协议规则的适用、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制等多个方面去探寻。本书正是对此的初步尝试。

作者简介

  李剑,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与规制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士(1999)、硕士(2002)、博士(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8年出站)。兼任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竞争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获上海市“年度社科新人奖”、上海市第六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等奖项。

图书目录

目 录 \n
导 言 \n
上篇 法律移植与反垄断理论的应用 \n
第一章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体系冲突 \n
一、反垄断法律体系的前提差异 \n
二、制度选择及对中国的意义 \n
三、结语 \n
第二章 反垄断法在市场规制法中的定位 \n
一、市场力量概念的逻辑与体现 \n
二、规避反垄断法的原因与危害 \n
三、问题的解决路径 \n
四、结语 \n
第三章 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中的抗衡力量因素 \n
一、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的市场支配地位认定 \n
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视角转换 \n
三、市场抗衡因素来源分析 \n
四、结语 \n
第四章 反垄断法与行业管制的关系 \n
一、搭售构成的错误认定 \n
二、反垄断法适用范围上的遗漏 \n
三、结语 \n
第五章 横向垄断协议法律适用的误读与澄清 \n
一、案件基本情况与判决要旨 \n
二、垄断协议中的合理原则与当然违法原则 \n
三、横向垄断协议的竞争效果分析 \n
四、结语 \n
第六章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确认与认知偏差 \n
一、确认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的方法与可比较交易法的优势 \n
二、华为诉IDC案中的认知偏差 \n
三、事后之明偏见的原理与缓解措施 \n
四、结语 \n
下篇 本土化与反垄断理论的反思 \n
第七章 反垄断法的运行成本与规范化 \n
一、从当然违法原则到合理原则 \n
二、合理原则的制度成本 \n
三、当然违法原则的新生 \n
四、结语 \n
第八章 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间的竞争 \n
一、科层体制下执法机构的行为模式 \n
二、执法的制约条件与实际效果 \n
三、执法竞争中的刚性权威 \n
四、缓解刚性权威的制度设计 \n
五、结语 \n
第九章 行政垄断治理的本土逻辑 \n
一、竞争法下治理方式的理论与实效 \n
二、行政性治理方式的逻辑与问题 \n
三、行政性治理方式的延续与推进 \n
四、结语 \n
第十章 多产品下的相关市场界定 \n
一、相关产品市场的逻辑与现实回应 \n
二、组产品市场的逻辑与问题 \n
三、多产品下相关市场界定的重新理解 \n
四、结语 \n
第十一章 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继承与变革 \n
一、经营者集中强制申报制度的成本收益识别 \n
二、中国反垄断强制申报制度的实效 \n
三、反垄断强制审查制度的变革路径 \n
四、结语 \n
参考文献 \n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