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偏见与阶级:哀愁童年磨灭不了的生命之光

但总是要有一条界线,界线就划在凯尔维姐妹这里。许多的孩子,包括伯内尔家的孩子,甚至都不准跟她们说话。

本文摘自《玩具屋》九讲,王文兴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7月

偏见与阶级:哀愁童年磨灭不了的生命之光

图源于网络

玩偶父亲和玩偶母亲伸开四肢,僵硬躺着,像昏倒在客厅里,两个小孩则睡在楼上。对玩具屋来说,这些玩偶实在太大了,好像并不属于这幢房子。但是那盏灯却是完美的,它好像对着姬采仪笑,对她说:”我在这儿。”这可是一盏真实的灯。

第二天早晨,伯内尔家的小孩们,尽可能的加快脚步赶到学校去,她们心急的想在上课铃声响之前,对每一位同学描述—应该说是炫耀玩具屋一番。

“由我来讲,”伊莎贝尔说:”因为我是大姐。你们可以跟着我说。但是先得让我来说。”

这没的说,伊莎贝尔霸道,而且她一向是正确的。当老大的具有什么权力,洛蒂和姬采仪很了解。她们一言不发的拨开路边浓密的金凤花丛,穿了过去。

“而且由我决定谁先来参观。是妈妈说我可以这样的。”

原先已经讲好,只要玩具屋还放在院子里,她们就可以邀请学校的女孩子来观赏,每次邀两个。当然不留她们喝茶,也不许她们到屋里来乱走动。只能安静的站在院子里,让伊莎贝尔指给她们看那件精品,洛蒂和姬采仪则只能满脸笑容……。

尽管他们一路急走,但是当她们走到男生操场边,涂柏油的栅栏旁时,刺耳的铃声已经响了。她们刚刚脱下帽子,站进队伍里,点名就开始了。这没关系,伊莎贝尔想弥补这一切,摆出了一副庄重而神秘的神情,用手掩着嘴,对她身旁的女孩说:”等游戏时间时,告诉你们一件事。”

游戏时间到了,伊莎贝尔被团团围住。同班的女孩们争先恐后的挽她、跟她走在一起、谄媚她、当她最好的朋友。操场边巨大的松树下,她引来了一群追随者,小女孩们妳推我挤,格格的笑,向她紧紧围拢过来。只有两个女孩站在圈子之外,她们—小凯尔维姐妹一向只能站在人群外,她们心里有数,不能走到离伯内尔家姐妹太近的地方。

事实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伯内尔家孩子们所上的学校,绝不是这些父母们愿意选择的学校。但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方圆几公里内,这是唯一的一所学校。结果,附近所有的小孩—法官的小女孩、医生的女儿、杂货店老板、送牛奶的孩子们,都混杂的挤在这个学校了,更不用说还有一半粗鲁顽皮的男孩子了。但总是要有一条界线,界线就划在凯尔维姐妹这里。许多的孩子,包括伯内尔家的孩子,甚至都不准跟她们说话。经过凯尔维姐妹身边时,她们头总是抬得高高的,由于她们的一举一动有引领风潮的作用,于是每个人都避开了凯尔维姐妹。连老师和她们说话时,声调也不一样。当丽儿‧凯尔维捧着很不起眼的一束花走到老师书桌旁时,老师冲着其它小孩露出异样的微笑。

她们是那位敏捷、勤快的小个子洗衣妇的女儿,她白天挨家挨户的送取衣服。这已经够糟了。凯尔维先生又在何处呢?谁也不能确定。大家都说他人在牢里。

作品简介

偏见与阶级:哀愁童年磨灭不了的生命之光

《玩具屋》九讲,王文兴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7月

一个我们必须认识的才华洋溢、毕生奉献于文学的英国早夭的女小说家,一本绝对适合学生阅读的中英对照读物。

《玩具屋》的作者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20 世纪初英国短篇小说家,有“英国契诃夫”、“英国短篇小说女王”之称。

一个被哀愁囚禁的寂寞童年,因为看见生命夹缝中的一缕灯光,她抵达了以为永远到不了的遥远天堂。

《玩具屋》里的两姐妹,是洗衣妇的女儿,父亲入狱,因此与同学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这篇小说主要写一群学生的交往,但读者也看到了小说背景中大人世界的偏见与阶级观念,同时凭着《玩具屋》的这一盏灯,窥见了一丝丝善美的希望。

《〈玩具屋〉九讲》根据王文兴教授在台大上课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每一讲都由原文、译文和讲解三部分组成,讲解细致,将作品完全讲透,且提问具有引导性,有利于读者培养慢读习惯,也在无形中教会读者该如何慢读。

撼动人心岂仅止于小说家悲天悯人的胸怀?透过王文兴教授赤子般的眼睛,我们读到了《玩具屋》中人道精神的强烈情感!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