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新闻资讯

吴金华先生与《三国志》研究 人物

2013年6月2日0时50分,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吴金华先生与世长辞。今年是吴先生逝世十周年,私家历史特转载系列纪念吴先生的文章,缅怀先生。

2023-06-02

中国美院毕业季:六大场馆呈现,打开“大脑花园” 艺术

学院是一座花园,艺术学院中的学习并不是花园里无忧无虑的漫游嬉戏,而是与自然一道劳作、与美一起生长。

2023-06-02

澎湃新闻

专访诗人周瓒:“我乐于穿上诗人这件身份外套” 人物

周瓒,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8年与翟永明等创办女性诗歌刊物《翼》。曾获安高诗集整理奖、东荡子诗歌奖批评家奖、首届拾壹月诗歌奖实力诗人奖等。

2023-06-02

澎湃新闻

以情感丰沛的连环画形式,讲述功勋人物故事 书讯

5月31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人美美术馆举办“新时代的偶像——《功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原稿展暨新书发布会”。

2023-06-02

澎湃新闻

在对立与盲从之间:郭廷以的胡适情结 文化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胡适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巨,可谓有目共睹、世所公认。郭廷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早期开拓者,近年来也不时受到学人注目。

2023-06-02

澎湃新闻

大英博物馆首次聚焦“晚清百态”,他者眼中的隐秘中国 文化

在中国,“漫长”的19世纪从1796年清代嘉庆帝即位,延续到1912年溥仪退位。

2023-06-02

澎湃新闻

“御风而行向未来”,看苏浙沪皖当代美术界的实践思考 艺术

“御风而行向未来——长三角绘画作品联展”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苏浙沪皖四地美协分别邀约、遴选代表近年美术创作成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精品,共计…

2023-06-02

澎湃新闻

失“道”又失“诠”——评冯川译《道与逻各斯》 书评

张隆溪教授的《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以下简称《道与逻各斯》)一书是他的名作。

2023-06-02

澎湃新闻

陆治《仙山玉洞图》与第五十九福地张公洞 文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陆治所绘《仙山玉洞图》立轴山水画(图1)。画心部分纵150厘米,横80厘米。

2023-06-02

上博“何以中国”第二展: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大展 文化

继去年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后,6月20日,上博将迎来“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大展”。

2023-06-02

澎湃新闻

被沉默的苏奇与四个……“关键时刻” 书评

《沉默的过去:权力与历史生产》,[美]米歇尔-罗尔夫特鲁约著,武强译,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2023年3月版,68.00元

2023-06-01

澎湃新闻

台北故宫“亚洲织品展”上新:从包覆盛物到护佑祝福 艺术

织品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品味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染织工艺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贸易交流、民情风俗等不同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

2023-06-01

澎湃新闻

尤瓦尔·赫拉利: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操控,可能比你想的更严重 文化

2022年底,一款功能强大的AI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出世,成为全球热议话题。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让人们惊叹的同时,也让“机器取代人脑”“人工智能的威胁与监管”等问题再度成为…

2023-06-01

年轻人的“断亲”,可以理解但值得社会重视 文化

近日,微博上掀起了“年轻人断亲是感性还是理性?”的热议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该话题不仅延伸至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和现代性等领域,还有讨论“断亲能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

2023-06-01

澎湃新闻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个世界的相遇塑造了孩子们的童年 书摘

《看不见的孩子》是《纽约时报》调查记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里亚埃利奥特历时八年追踪记录的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达萨尼的贫困家庭少女八年曲折的成长经历。

2023-06-01

«上一页123456...8下一页»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