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问最孤独的士兵:信仰的力量有多大?

他在专心阅读《圣经》,不仅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总能从上帝的教诲中寻得安慰和宁静,他合上书,按照多年的习惯,顺势跪在床边,默念祈祷文。

本文摘自《血战钢锯岭》,(美)布特恩·赫顿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传媒集团,2017年5月

问最孤独的士兵:信仰的力量有多大?

图源自网络

开心的洗漱时间就要到了,D连士兵在准备睡觉。长长的木头营房里一阵杂乱,一天下来,人人又累又气。一战期间赫赫有名的77步兵师被重新启用,将再次参战,其训练刚刚开始。这个师的徽章是自由女神像,暗示了它的指挥部所在地,其所属人员正是纽约这个熔炉的典型代表。这支部队的很多士兵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1941年冬天到1942年春天之间征召来的,比起平时招募来的各茬军人年龄要大点,更加坚韧,也更玩世不恭。此时,他们的着装五花八门——有的还身着绿色宽松训练服,有的脱得只剩下淡橄榄色内衣了。他们在简易木制营房里四处晃悠,操着纽约方言,粗声粗气,遇着什么事,看见什么人,都骂骂咧咧的。

血战钢锯岭第一章最孤独的士兵乱哄哄之中,有个小伙子安静地坐在整洁的铺着褐色被单的床上。他身材修长,一头褐色的卷发。如果说今天对于那些比他岁数大、更加皮实的人很难熬,对他则是一场噩梦。他参军是出于自愿,但他是以一个良心拒服兵役者出于道德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而拒绝服兵役的人。——译者注的身份加入的,而非战斗人员。他也迫切希望为国效力,但是,根据罗斯福总统下达的第8606号总统令,以及陆军参谋长出具的许可,他不必持枪。他自然认为上级一定会安排他参加医疗培训。眼下,他却待在一个步兵连里。他手脚有点笨,操南方山区口音,有点拉腔拉调。不管看外表还是听声音,他和军营里的其他人都迥然不同。

他在专心阅读《圣经》,不仅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总能从上帝的教诲中寻得安慰和宁静,他合上书,按照多年的习惯,顺势跪在床边,默念祈祷文。

突然有人高声嚷嚷,“嘿,你们快看啊,他在祈祷!”

整个军营“轰”地响起一阵讥笑声、口哨声和尖叫声。那个年轻士兵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些城里人,来到一个全新的艰苦环境里,经过一天的紧张劳累之后,暴躁不安,随时准备把气撒在哪个倒霉蛋身上,这不,他们找到了一个。一只笨重的军鞋从床铺上方飞了过来,“咚”地砸在虔诚祷告的新兵身旁。好悬!接着,又飞来一只鞋,又一只,同时还能听到亵渎神灵的脏话。跪在地上的新兵吓坏了,不理解他们为何如此,可他一动不动。他不想被鞋子砸到,也不希望中断祷告。

外面传来了一阵熄灯号的声音。值班中士把头探进营房门,吼道:“喂,都给我安静!”

灯灭了,军营安静下来。那个年轻士兵的祷告也结束了,他钻进被窝。熄灯号清晰、略带悲伤的音符在春夜中逐渐消失,他静静躺在狭窄、坚硬的军床上,因为孤独和痛苦,眼里噙着委屈的泪花。

77步兵师的列兵德斯蒙德·道斯在军营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随后几天也不好到哪儿去。晚上,在营房里,其他人照旧讥笑他。现在,他等到熄灯后才跪下来祷告,但偶尔还会从黑暗中飞来一只鞋。

最令他痛苦的是周围随处可见恣意违反《圣经》第三诫的现象。那些人发现叫他“圣耶稣”能让他极其痛苦,就经常称他为“圣耶稣”来讽刺他。有一个叫卡杰尔本书人名均为真名,但有三个例外:卡杰尔,斯坦曼和科斯纳。时隔多年,为避免尴尬,道斯先生请求隐去他们的真实姓名。——作者注的,三十来岁,粗嗓门,嗜酒如命,他什么人都看不惯,什么事都看不惯,包括宗教。他专门挑事,尖着嗓门戏弄道斯。道斯一听见他讲话,就忍不住心头一紧。他长这么大,从来没听到谁如此胆大妄为,敢亵渎上帝之名。

显然,卡杰尔特别喜欢用这种污言秽语拿道斯寻开心。

他动不动就说,“告诉你,道斯,我们上前线打仗,你呢,就别指望活着回来了,我一定亲手毙了你。”说完哈哈大笑。

白天,这位非战斗人员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他虽被分配在步兵连,但他不愿拿枪。从管装备的中士到排里的作训中士,直至中尉排长和上尉连长,都命令他拿起枪来,但是都没用。各级军官轮番上阵,软硬兼施,这个瘦巴巴的列兵总是礼貌而又坚决地拒绝。

他能理解上级军官的处境,也不想为难任何人,只是他之前得到过上级机关的批准,可以不拿枪。

德斯蒙德·道斯自小在信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家庭长大,在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复临会学校接受了教育,他一次不落、诚心诚意参与每次礼拜活动。

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老家的小木屋里,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装裱精美的画轴,上面描绘的就是十诫。画轴上,每一诫都配了一幅画。最吸引德斯蒙德的是第六诫:“不可杀人。”该画描述的是该隐、亚伯的故事。画中,亚伯躺在地上,血流不止,旁边站着杀人凶手该隐,手里握着匕首。德斯蒙德每次看到这个场景,就会瞪大眼睛,内心充满恐惧和不解。一个人竟能杀死自己的兄弟,那得恶到什么程度?因为,德斯蒙德自己的家庭甜蜜温馨,彼此相爱,全家幸福。他父亲威廉·托马斯·道斯是个木匠,孩子们小的时候,他父亲把这个家经营得温暖舒适。德斯蒙德生于1919年2月,一共姊妹三个,他排行第二。他姐姐奥德丽长他四岁,弟弟哈罗德·爱德华小他两岁。

德斯蒙德站在客厅的椅子上,久久凝视该隐杀死他弟弟亚伯的那个画面,暗下决心,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一定恪守第六条诫和其他所有诫。

德斯蒙德从不惹事,但也不喜欢被人骑在头上。读小学时,街坊邻里的孩子喜欢欺负他,专门找他的茬儿。一开始,他忍了,后来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被一伙小痞子拦住了去路。

领头的上来推了他一把,恶狠狠地说:“小子,这回你跑不掉了。”

……

作品简介

问最孤独的士兵:信仰的力量有多大?

《血战钢锯岭》,(美)布特恩·赫顿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传媒集团,2017年5月

《血战钢锯岭》是根据二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场上的传奇英雄,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德斯蒙德·道斯的真人真事创作的军事文学经典,并获得德斯蒙德·道斯遗产基金会授权出版。《血战钢锯岭》出版至今11位美国总统推荐。历经半个世纪,德斯蒙德·道斯坚守信念、勇敢、博爱的形象成为世人心中不灭的传奇。2016年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血战钢锯岭》狂揽89界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一举杀入美国百部伟大电影之列。

布特恩·赫顿(1915—2005),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战以及美军二战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突出部之役”,获得五星作战英勇者勋章。二战之后,布特恩·亨顿开始从新闻工作,成为《时代周刊》《纽约每日镜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首席撰稿人。为了坚持新闻的自由正义,在报道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布特恩·亨顿还曾多次遭到威胁和绑架,却每次都化险为夷、劫后余生。与德斯蒙德·道斯为同乡人,且有着共同的二战经历与社会使命感的布特恩·亨顿,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与朋为伴的岁月里,深刻体悟到战争年代德斯蒙德·道斯坚持信念的力量。最终,在德斯蒙德·道斯的授权之下,写成了《血战钢锯岭》,一举成为军事文学的经典,并使德斯蒙德·道斯坚守信念的传奇感动了无数的人。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