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台湾“优人神鼓”二度登陆国家大剧院

6月17日至18日上演《勇者之剑》,六个篇章讲述勇士的修行之路。

台湾“优人神鼓”二度登陆国家大剧院

主办方供图

6月17日至18日上演《勇者之剑》,六个篇章讲述勇士的修行之路。

来自台湾的表演艺术团体“优人神鼓”将于6月17日至18日携舞蹈作品《勇者之剑》登陆国家大剧院。这是继2015年优人神鼓凭借《时间之外》在国家大剧院惊艳首秀后,与京城观众的再度相逢。

优人神鼓 在自己的宁静中击鼓

“大师都在寻找东方文化,我更该‘回家’。”1988年,师从波兰剧场大师葛托夫斯基的刘若瑀回到台湾,创立了优人神鼓的前身——“优表演剧团”。葛托夫斯基的训练方法是,通过人与大自然的交融唤醒内在的觉醒,激发人的潜能,这也给了刘若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她在台湾的田间庙宇寻访老人,探索传统艺术、原住民文化,以及各种即将失传的古老艺术形式,以太极导引和身体能量的开发为训练基础,形成了舞团独有的训练方式。

1993年,黄志群的加入,为优人神鼓带来了新的生机。这位人称“阿丹师父”的音乐总监自幼习鼓、练舞,曾加入云门舞集,并多次前往印度、西藏禅修。对黄志群而言,表演也是一种修行历程的呈现,他每年都会抽出10天时间专门让演员们打坐,达到“静心”的目的,让表演在去繁化简中,迸发出撼动人心的单纯力量。从此,“优表演剧团”正式更名为“优人神鼓”,并逐步树立起“道”与“艺”、“剧场”与“击鼓”合一的表演理念,开始以戏剧为基础,融合击鼓、武术、吟诵等要素,产生出多元而丰富的艺术形式。

勇者之剑 击鼓与舞蹈、戏剧结合

此次优人神鼓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作品《勇者之剑》可以说是一场精品集萃,里面汇集了几段极具代表性的精彩舞段,包括勇士持剑找寻生命勇气的《持令》;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金刚王宝剑》;在内敛中散发力量的《拔草寻蛇》;喊出心中无畏和信心的《踞地狮子吼》;长棍与舞蹈完美配合的《持剑之心》以及散发澄净心意的《献曼达》。《勇者之剑》以六个篇章营造出一条成为勇士必经的修行之路,从产生恐惧到无所畏惧,传达出一种安定与宁静的力量。

优人神鼓的作品以多元丰富的艺术表演而闻名,结合了戏剧、舞蹈、乐曲、击鼓、武术和其他剧场内外元素。《勇者之剑》在延续以往作品抽象叙事的剧场特色外,最大的特点在于优人对击鼓方式以及乐句安排的创新——鼓声之外,还加入木制与金属等不同乐器的声响,让音乐的层次更加细致且变化丰富;同时融入了长棍击鼓与以动作精准著称的神圣舞蹈。《勇者之剑》曾收获美国《纽约时报》评价:“这是个编得极好的击鼓作品,富有多层次的表演的美,声音、寂静、简单的敲打及复杂精准的节奏,他们的专注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从一开始你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纯净。”挪威贝尔根国际艺术节也点评其为“最安静的心、最有力量的表演,带给你百分之百的每一分钟。”(田超)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