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小学时分: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

有的时候,她努力地写了一半的日记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帮她补充完整;有的时候,我自己先写下来,让她读我的日记寻找灵感,再组织自己的文字。

本文摘自《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刘称莲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 

小学时分: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

图源于网络

原标题:妈妈的“下水”作文

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有许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

女儿第一次写的看图作文,寥寥几笔,幼稚却充满天真的童趣,语言也算流畅,或许出于妈妈对孩子天生的偏爱,我觉得非常好,竟有些爱不释手。所以,从女儿的第一篇作文到高中所有的文字,包括日记、周记和随笔,我都一一珍藏了起来。她上高三的时候,我和先生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印刷成书,取名为“缀叶集”,并在她的成人仪式上作为成人礼物送给了她。捧着凝聚着爸爸妈妈的爱心,并见证着自己18年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成人礼物,女儿拥抱了我们,感动得直掉眼泪。

后来女儿如愿考上了北大中文系,有个来讨经验的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如何指导女儿写作文的啊?”我一时语塞,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有关“指导”女儿写作文的情景,却没有想起来。

印象中,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在学校里写简单的看图作文了,于是在家里我也试着让她写日记。学校里的作文由老师来管,是有硬性要求的,而家里的日记我便随她,告诉她有感觉的时候就写出来,没感觉不用强求自己。这样看来,我好像并没有刻意“指导”过女儿写作文。

然而,有一次我在整理女儿过去的东西时,看到了女儿二年级时的一个日记本,忍不住翻开看看,突然就有了那位朋友所提问题的答案。其实我是“指导”过女儿写作文的。

上二年级的女儿,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当她想在日记里记录下某天游玩的经历时,玩得很高兴写起来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当女儿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自告奋勇帮她完成日记。有的时候,她努力地写了一半的日记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帮她补充完整;有的时候,我自己先写下来,让她读我的日记寻找灵感,再组织自己的文字。

在她二年级的日记本里,我看到一篇我俩合写的日记,记录的是周末在颐和园划船的经过。日记的前半部分是她写的,后半部分则是我写的。这篇日记是这样的:

3月18日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去颐和园玩了。

我们一进颐和园的正门,妈妈就说:“我先陪你去划船吧!”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走到码头,买了票上了船。

我抬头一看,碧蓝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万寿山上,佛香阁掩映在绿树丛中,看起来跟空中楼阁似的。太阳照在清澈的昆明湖上,好像无数珍珠闪闪发光。

在脚踏船上,我对妈妈说:“我来蹬吧!”

可是,我的腿本来就短,脚踏子又偏偏太远了,我根本就没法蹬,只好由妈妈蹬了。没过多久,我的好奇心太强了,我就让妈妈先不蹬,我蹬一会儿。

(以上为女儿的文字)

可我还是没法蹬呀。后来,我就站起来,像骑自行车一样,双手扶住船边,蹬了起来。船果然走动了,越来越快。

我想我的样子一定特逗,别的船上的人划过我们身边的时候,都冲着我笑呢。

用这种动作划船,不一会儿我就累得满头大汗,可是,看着我们的船离码头越来越远,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以上是我的文字)

那时候,我为女儿日记添加的文字,就直接写在她的文字后面,并没有先写在别的地方然后让她抄。但是因为日记要交给老师的,为避免老师产生疑惑,所以,我会在文后加括号写上:“妈妈注:后半篇是我写的,因为李若辰实在是词穷了。”

非常感谢当时教女儿语文的赵老师,她不但没有因为妈妈代替女儿写日记而批评女儿,而且还在这篇日记里女儿所写部分的好词好句下面画了许多赞美曲线,并给了一个“优”的评价。这无疑给了女儿很大的鼓舞,在这样的鼓舞下,女儿就开始喜欢记日记了。而且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她也敢于求助我,我也乐意帮忙,于是,她的日记本上偶尔会有我的笔迹。我的文字并不见得多么优美,但比一个二三年级的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强得多,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场景在妈妈的笔下是如何自如呈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如今看来,这有些类似文字接龙的游戏,对保持孩子写作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是让孩子写自己的妈妈,女儿找不到头绪有点发愁,回来就问我应该怎么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她如何写,因为那样并不能启发孩子的思维。但是,我写了一篇题为“妈妈,请换个姿势睡”的文章给她看,那篇文章写的是我的妈妈为了顾全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多少年来都用一个非常难受的姿势睡觉,后来,我们长大了,妈妈却改不回舒适的睡觉姿势了。女儿看了我写的文章后,便依葫芦画瓢写了一篇,但是她的角度却和我的完全不同,是妈妈为她洗衣服的时候一绺头发遮住了面孔,看上去非常憔悴,她很心疼妈妈。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情真意切,我读后差点掉眼泪。

还有一次冬天下雪后,老师让写一篇打雪仗的作文,我便以小朋友的口气写了一篇,她自己写出来后,竟然觉得我写的不如她写的好。听她那么说,我心里那叫一个甜。多年陪伴女儿一步一步走过,就是盼着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终于有朝一日她“出师”了,我内心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现在想想,我和女儿一起写的那些文章不就是所谓的“下水”作文吗?虽然不多,却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家长指导孩子学写作文,就好比教练教孩子学游泳一样,如果只在岸上给孩子讲动作要领的话,孩子不见得能学会,而教练亲自下到水里把动作展示给孩子,效果就要好得多,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游泳了。

有一次听被称为“中国蒙氏教育第一人”孙瑞雪的讲座,她提到在她的学校里,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就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作文的。他们的做法是孩子讲、家长写。孩子给家长讲一件事情或者口头描述一个人,家长要一字不差地把孩子讲的东西写下来。孩子讲完、家长也写完以后,家长给孩子朗读刚才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作文,让孩子感觉是否还需要修改。如果孩子觉得需要改,家长就听从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之所以让家长写,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有许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这样“写”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再脱离家长,自己去写作文。孙老师说,她学校里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都情意真切,生动感人。

很佩服孙老师的创意,同样也是家长帮助孩子写作文,境界又是另外一层。我的“下水”作文,虽然尽量模仿孩子的语气,毕竟有我的加工,多多少少会夹杂我的想法和感受。虽然我的方法效果也很好,但我更喜欢孙老师这样激发孩子个人能量的方法。孩子的作文如果能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我想也就足够了!

作品简介

 

小学时分: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刘称莲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教育最坏的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

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箱”,

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

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

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

……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