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踏上人生中最长的旅行

无论对谁来说,老年时代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老去”是人生一项重要课题。8月16日晚上,《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新书分享会在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行

无论对谁来说,老年时代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老去”是人生一项重要课题。8月16日晚上,《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新书分享会在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行,书中,日本临床心理学领域开拓者河合隼雄通过110个话题,鼓励人们坦然面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衰老。在分享会上,本书译者李静与图书编辑于欣以“人生中最长的旅行”为主题,共同讨论河合隼雄带给人们的启发。

河合隼雄


河合隼雄(Kawai Hayao)1928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临床心理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他曾去瑞士荣格研究所留学取得荣格心理分析师资格后回国,在日本开拓确立了荣格派心理治疗方法。著述有《心灵处方签》《中年危机》《心理治疗之路》等多种。2007年去世。

在《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中,河合隼雄以荣格心理学为框架进行研究。荣格心理学贯穿于整个人生的过程,认为人有不同的阶段、状态,而不只是聚焦于青壮年时期。“很多心理学讲到人发展到巅峰,基本上就结束了,荣格也讲到人的下降阶段,下降阶段的意义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李静介绍道。李静曾旅日多年,在日期间接触到河合隼雄关于荣格心理学派的临床心理学著作。迄今为止,她已经翻译了8本河合的作品,从2000年最初翻译的关于育儿的作品。到如今这本《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河合的书也陪伴了李静生命中各个重要的阶段。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


“有时候我们对于衰老的恐惧和焦虑,其实源自于我们把对青壮年的那种生活状态放大到了整个人生,”李静说道,事实上,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比如荣格很多重要的著作都写于70岁以后,河合隼雄70岁后任职日本文化厅厅长,并且一直战斗在心理治疗第一线。另一方面,很多人或许觉得“老年人什么都不干”,但老年人只要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在书中,河合隼雄在书中讲述了不少从老年人那里获得的启发。他还写道,日本的阿依努人在老人年纪大了以后、讲的话常人听不懂的时候会说,老人越来越接近神的世界,开始用神用语了。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去听老人说的话,或许会领略“神用语”的智慧。

于欣介绍道,分享会的主题“人生中最长的旅行”来自河合隼雄在书中对于荣格心理学的一个阐释,“最长的旅行”是走向衰老、死亡的一个过程,如今人们日常出游都会做攻略,但对于这最漫长、最艰辛的旅途,其实没有任何规划。在印度教中,人的一生分为梵行期、家住期、林住期和遁世期。经过梵行期的修行,人生进入家住期,工作结婚养育后代,在河合隼雄看来,现代人的整个人生都算是家住期,但在印度教中,俗世之后还有后半生的两个阶段。河合隼雄设想,我们可以把四个阶段的顺序重新排一下,比如以某一天为梵行日,某一天为遁世日等等,将古代的智慧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怎样和老年人相处?书中有一个例子,比如有些老人听到“我帮你倒杯水”“我陪你散步”等等,敏感的老人会有一种被居高临下被对待的感觉。他们更期待被平等的对待。于欣提到,书中河合隼雄还建议人们定下时间见面,听父母回忆过去,和他们一起写《自传》,将他们一生的经验和经历写下来,这个过程也许会共同疗愈我们的人生,解开互相之间多年的情结。

“能与我产生共鸣的人,除了河合先生,一个人也没有。”作家村上春树曾这样表达对河合隼雄的敬佩和欣赏。河合隼雄从30多岁开始在一线做心理咨询,积累了大量的案例,有丰富的经验,他实实在在地日常生活中践行着荣格心理学,让读者潜移默化理解艰深的荣格心理学。在《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里,河合在一篇篇短小的文章里讨论了琐碎但切实的人生问题,他没有给出模式化的策略,而是提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希望读者的思维跟随他共同发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个个去解决。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