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评《英国近代史讲义》:笔下写的是英国,心中想的是日本

《英国近代史讲义》,[日]川北稔著,何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224页, 49.00元

《英国近代史讲义》,[日]川北稔著,何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224页, 49.00元


川北稔先生的《英国近代史讲义》是一本讲英国近代经济史的小册子(也夹杂了一些社会史和文化史),主要内容之一讲的是英国经济的兴衰(其实还讲了些别的,可这个话题最能引起我的兴头)。具体来说,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为什么会发生在英国?为什么英国又会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大衰退呢?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本书关切对象的理由,川北稔先生自陈,历史研究实在是不能和社会关切脱节。他笔下写的是英国,心中想的是日本。在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时候,对衰退的比较自然会引人发思。

川北稔时出妙语新见,让我试着重述一二如下:

他首先指出,近代英国是一个实际上由两种人——绅士和非绅士——构成的国家。大约两万个绅士家族,人口的百分之五,构成了英国的绅士阶层。绅士是所谓的“有闲阶级”,按照当时的标准,体面的绅士不应该参与任何生产事业,而应该依靠地租或投资(利息或分红)所得生活。这个阶层的人掌握着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对于贫富悬殊、阶级差距很大的法兰西来说,英国的绅士无疑要多带几分“家长”的味道(有照顾穷人的职责),因此英国的贫富差距较为和缓,绅士以下的人士也有消费能力。在上下串联下,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英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全国的国民市场。而伦敦这种大都市的兴起,又使得绅士们方便聚集起来进行社交,形成统一的爱好和品味,并通过这个国民市场扩散至全国。来自东方的茶叶、陶瓷和棉布都是王室先品尝、使用,后被贵族追随,又让绅士亦步亦趋地跟风,并最终风靡全国。而一旦如此,就会形成强劲需求,要么促进贸易,要么促进生产。

川北稔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不妨被看成是某种进口替代——以英国产的棉布、陶瓷取代进口品。就是先有了消费型的生活方式,才出现了生产领域的革命。接下来,川北稔给出了一个很好玩的意见——“在工业革命初期,特别是在棉纺织业等领域,不存在所谓的资金问题”(141页)。

乍看这很令人惊讶,一场工业革命怎么会没有/不需要资金推动呢?首先,川北稔指出,从史料来看,没有发现奴隶贸易业(也包括使用奴隶的种植园)者直接从事棉纺织业的证据,原有的毛纺织业者似乎也没有转业的例子,更没有伦敦的金融家进行工业投资的证据。后者之所以不做这事,是因为“英国的制造业与金融领域泾渭分明”,金融还可以说是绅士的事业,从事制造业,可就不再是绅士了。所以怎么看,棉纺织业的最初一批从业者都是依靠自家的口袋,合伙干成的。

不过一场工业革命肯定不是几个人合伙建了几座工场就能搞起来的事情,一个国家要实现整体工业化,要花很多钱修建基础设施(比方说整饬交通道路,开展基础教育)。做这些投资的人就是本地的领主绅士,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经济不理性”。一个资本家很难投资一项公共事业(即使可以收费,但必定也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回本),而领主绅士们出于社会声望考虑,也因为他们有长期眼光(因为这块地就是他/她家的,完全可以从长计量),则会不顾经济理性做相当的社会投资。所以川北稔认为,英国人要真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的话,那么英国就根本不会爆发什么工业革命了。

至于工业革命的后果是不是恶化了平民的生活?川北稔承认,这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的一项论争,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证据都同时存在。比如以女性和儿童而言,我们能够在影视作品、小说和历史记录中发现很多他/她们的悲惨际遇,但同样有证据表明,在前工业革命发生的时代,女性和儿童的劳动收入被男性家长所控制,本身就处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反而工场劳动第一次将他/她们的劳动收入显性化,增加了她/他们支配自己收入的可能性。川北稔指出,“女性和儿童非常悲惨,这是作为户主的男性的声音,或许被他同情的对象本人并不这么想”(162页)。

我们在上面可以看到,英国的经济起飞其实颇有赖于其绅士社会的特质。那么它经济的衰落呢?川北稔认为,从数据上来看,至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对于欧洲来说,英国的经济并没有陷入衰退之中。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人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英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滞后了。

有些人认为,这是英帝国主义造成的。“为了控制世界,英国在经济上反而变得脆弱。当国内亟需投资的时候,资金却流失用于维持帝国统治,无法进行最重要的投资。”(185页)这主要指的是金融业把大量资金从国内转移出去,转到利息最高的海外市场上(我觉得这个说法有误导,原因下述)。另一些人则认为,英国人的保守性才是导致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比如斯诺(C. P. Snow)就认为,英国的问题在于不重视科学技术,只重视文学、艺术(绅士们在就学的时候,厌恶前者,倾向后者)。

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事情的根源还在于英国的“市民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出现的太早”(186页)。这说的是英国革命后并没有产生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国会里当政的人只有地主以及从事专门职业的绅士,顶多再加上一些进出口商和金融业者(这些人被视为接近具有绅士资格)。“无论查证当时那些议员,都不可能找到称得上是产业资本家的人。”(187页)既然如此,这些治国的绅士就不可能去照顾到产业阶级的需要。

以上所有这些表述,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即英国的经济不是产业资本主义,而是某种“绅士资本主义”(Gentry Capitalism/Gentlemanly Capitalism),即通过将资产借给他人而获得利益的地主、金融资本主导的经济形态。这种资本主义的中心人物在过去是地产绅士,随着时代的演进则是伦敦城的金融业绅士。他们的做派偏稳重,更在意控制风险,而不是进行创造。

对于这种绅士资本主义的不良后果,马丁·威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一书中,批评的可能最全面。威纳指出,在英国经济中,工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受到压抑。银行界与工业界之间关系不畅,基本上没有出现美国和德国那种银行-产业联合。英国教育也受绅士文化的影响,从课程设置到指导思想都忽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实用知识的教学,不重视专科教育。“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是不会去制造企业工作的。”(191页)这样,工业企业就既缺乏足够的资本,也缺乏像样的人才。

尽管川北稔自己没有明确支持绅士资本主义导致了“英国病”(即英国衰落的说法),但是他对英国经济、社会的绅士特质还是相当肯定的,他同样认为,正是这种绅士资本主义的性格塑造了英国的经济结构和命运。从数据来看,英国在近两个世纪里都以年增长约百分之二的速度前进,不快一分,不慢一分,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近代史讲义》写得平易近人,读起来颇能感觉像是旁观学术前辈闲坐谈古论今。我也有个习惯,一边看,一边拿自己的知识来映照(大家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对我而言,英国经济形态是所谓“绅士资本主义”一说还是蛮有说服力的。我可能比川北稔更相信是绅士资本主义导致了英国经济的衰落,这是因为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之一虽然不是英国经济,而是英国的近代帝国政治,但很显然,英国社会的绅士特质也对英国的帝国行为发挥了独特影响,使之不怎么符合经济理性。

比方说,大英帝国从经济上来说未必是划算的,不太像是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导致的。英国在十九世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银行家,对内对外输出了大量资本。戴维斯和胡滕贝克(Davis & Huttenback,1986)两位经济史学家算了一下,发现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一战爆发这五十年里,百分之四十五的英国资本输入到了国际上(又主要是给了美国和墨西哥),约百分之三十留在了本国市场,剩下的给了帝国(绝大多数给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他们又算了一算,发现投在海外市场上的钱的收益率其实没有国内高。两位学者的结论是,“总的来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投资)的回报似乎约为英国国内的三分之二和国际市场的五分之四”。那为什么英国人还愿意把钱放在国外呢?他们的回答是,在英国的各社会阶层中,有一些人——精英阶层和伦敦的金融家——对于投资海外和帝国有特别兴趣。原因是这些投资往往都有政府担保,有国家有形或隐形的补贴,投资到这些地方去是稳健的。至于国家为此付出的成本,则是全民负担,绅士阶层在其中只承担一小部分。收益几乎全部归自己,成本则是大家分担,这笔买卖,从绅士阶层的角度来看,是划得来的。因此,两位学者得出结论——“帝国主义最好被视为一种将收入从中产阶级转移到上层阶级的机制”。换句话说,英国的帝国主义行为跟绅士资本主义应该是有关联的。

再比方说,英国虽然是近代最大的帝国,但是相比起其他欧洲国家,英国人的帝国主义也显得比较粗糙,比较“心不在焉”。法国和德国都专门开办有殖民学院,英国这边则是零。

直到二十世纪中期,英国的教育都以“故弄玄虚”著称。每一个进入公立学校的男孩,都需要应付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政府用人,讲究“通才”(在英国的标准下,也就是一位能讲希腊语或拉丁语,对古典文献滚瓜烂熟的人)。《是,大臣》里面那位卖弄辞藻、吹毛求疵,除了古典知识之外一无所长的常务秘书伯纳德,正是彼时英国官僚的典型。学校通常鼓吹培养学生的“性格”“能力”而不是“知识”(古典著作被看作是对前者的辅助),因此现代史通常不在学校的教授范围内。1902年,一位帝国主义者米斯勋爵访问了一所学校,当他要求那些听说过印度战争(1856年)的学生举起手来,只有一个人作答。他被告知,这是因为他们的历史书止于都铎王朝。所以一位评论家说道:“在这个最富有和最有进取心的殖民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一个可悲的空白。”

而且,在工人阶级的小学里,爱国主义从来没有被教授过,这是因为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爱国主义在英国被认为是一种极度反权威的意识形态(爱国了,把绅士往哪里摆)。工人和农民子弟所能学到的,无非是阅读(都不要求写作)、算术和圣经(历史和地理课纯属装点门面)。1915年,一位英国殖民部前官员声称“十个工人中有九个对帝国的了解和关心很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系统的教导要了解或关心”。另一位殖民部官员也坦率地认为下层阶级“最好上点实用的本地地理课”,而不是“给他们看他们不熟悉的帝国地图,这些地图并不能给他们的头脑带来什么”。

以上这些情况,跟英国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简直是一样的。如果不用英国社会的绅士特质来解释,还真是难以着手啊。

最后再说回到《英国近代史讲义》,不死板,不拘泥于学科分界,观照现实,说明川北稔先生是有真功夫的。因为是讲义,所以无法太深入,是其缺点。读者自鉴。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