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刘海粟美术馆聚焦明代仇英与海派名家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5月17日至5月19日,刘海粟美术馆推出存天雅集的国际博物馆日特别项目“多重视角下的明代仇英与他的秋原猎骑图”,展示刘海粟美术馆收藏的明四家的最后一位——仇英的作品《秋原猎骑图》。

据悉,活动期间,“海风·中国海派书画名家作品展”与“海上新经典·中国书画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前者致力于展现海派艺术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轨迹;后者则聚焦于上海画坛中青年书画家的创作活力,透过他们充满活力的艺术实践,勾勒出中国书画艺术的时代肖像。

多重视角下的仇英与《秋原猎骑图》

雅集这种文艺聚会的形式源起古代,专指文人雅士、艺文名流聚于堂间叙艺论道、欣赏私藏、吟咏诗文的集会,它是以“文艺”之名的小规模聚集,参与者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

前三期存天雅集,刘海粟美术馆分别与观众分享了其馆藏作品:文徵明《五瑞图》、沈周《山水册》、唐寅《岁寒三友图》。今年“博物馆日”的存天雅集, 展示的是刘海粟美术馆收藏的明四家的最后一位——仇英的作品《秋原猎骑图》。

仇英 明《秋原猎骑图》 刘海粟美术馆馆藏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居吴郡(苏州),是生活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画家。

《秋原猎骑图》勾勒了塞外深秋的景致,此时正值狩猎盛季,在群山苍茫,原野广袤之间四人六马的身影显得栩栩如生,画面精湛而富有活力,彰显了仇英对人物和骏马的出色描绘技巧。这幅作品由清道人李瑞清的继子李健于1939年秋天为刘海粟所搜寻得来。在仇英的《秋原猎骑图》中能看到陈居中作女真番骑的痕迹。画面中间调箭者和侧右观望者的发型典型地呈现出女真人的髠发风格,画面中另外两位——纵马奔驰者与擎苍者所带毡帽则较少在宋代人马图中出现,曾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出猎图》与《回猎图》中。此幅作品画风庄严而毫无板滞之感,线条流畅精细,各种技法运用得当。人物和马匹的形象中还略带有用淡墨勾勒的痕迹,笔触自由而畅快,起伏有致,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明丽而简洁,墨彩清晰光润。

秋原猎骑图局部


在作品中,仇英熟练地把江南人喜闻乐见的胡人打猎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远看充满节奏感和动势,近看笔触细腻,效果满满, 马脸和胡人的面孔相映成趣。

同时也有三场跨界活动,主办方将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一同解析、演绎仇英的时代,走近这位明代华丽的“视觉之王”,为这件馆藏作品注入当代活力;主办方还将邀请观众一同来为仇英的艺术续写当代题跋。

双展齐发,海派传承系列展开幕

据刘海粟美术馆介绍,此次展览展出15位当今新时代海派书画代表人物刘小晴、杨正新、韩硕、车鹏飞、黄阿忠、刘树人、马小娟、余仁杰、丁申阳、丁小方、余石、陈琪、王漪、陈翔、徐立铨和12位当代海派书画新生力量丁阳、王曦、甘永川、李言、李钟、李新卫、吴松君、陈睿韬、范奕彬、贺兰山等书画作品近百幅。展览不仅是对海派艺术传承的实践案例,也是对中国书画艺术多样性与时代精神的精彩展示。

展览现场


丁申阳《桃李春风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灯》69×69CM


陈翔《张曲江诗意》74×71.5CM


“海风·中国海派书画名家作品展”是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创办,已历时七年,在韩国、捷克以及上海、云南、四川、安徽等国内外多地美术场馆举办近20场次;“海上新经典·中国书画作品展”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于2021年所创办,旨在展示海派文化的艺术传承,力推当代海派书画新生力量,展示中国书画的多样性,在上海举办了8场展览。

刘小晴 (上)王勃诗《聖泉宴》 小行书  33×33CM


在本次海派传承系列展中,主办方将“海风·中国海派书画名家作品展”与“海上新经典·中国书画作品展”巧妙融合,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展示平台,其中学术探究与深度研究构成了展览的核心价值。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布局和一系列丰富的展览活动,包括学术研讨讲座及与观众导览互动,观众得以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入理解海派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深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结束之后,“海风·中国海派书画名家作品展”与“海上新经典·中国书画作品展”分别将在香山艺苑和张渊美术馆开启下一阶段的展呈。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