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阎云翔:用人格中的“三个小人”解释你为何不幸福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来到复旦大学,通过讲述“当代中国的个体与道德自我”,重新叩击这一当下之问。

2017-06-18

澎湃新闻

两个故事,看懂中国真正的“贵族教育”

你若真想为孩子好,不是留给他一座金山银山,而是把创造的权利交给他,让他去流汗、流泪、流血,让他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奔跑,让他拼命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

2017-06-17

毕淑敏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

尽管提起二十四节气来,中国人无人不知,但是要问起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历史来,大概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2017-06-17

民俗中国

如何看待汉语语言的更新?

汉唐气象的语言荡然无存。那是表明中华民族宏大文明气象的语言形式。它对周边国家具有示范性。“唐音”一度被认为是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语言载体。

2017-06-17

一枚石头

顾明远、钱颖一对话: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与想象力

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所以影响了创造力的产生。创造力跟知识有关,但还与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关。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看问题视角的养成。

2017-06-16

光明日报

复旦“村庄”:留下优雅的文人背影

我对复旦“村庄”的重新认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我在国年路270弄复旦第八宿舍安家,不经意间,就会在“村口”遇见老一辈学者大家,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举止温润儒雅,过…

2017-06-16

上观

中产阶级的分裂:文化社会学视角看德国右翼民粹主义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德国还是美国,右翼民粹主义较少在“边缘”或“落后”的阶层中获得支持,右翼民粹主义者更多来自迄今为止属于相对主流的社会环境。

2017-06-16

澎湃新闻

孟德斯鸠眼中的古代中国

孟德斯鸠的一生,在时间跨度上,历经清朝的康雍乾三代,那是满清王朝的盛世。他对中国政体的分析,当然存在历史的局限。

2017-06-16

人民网

莫砺锋:“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怎么读

有人认为朱门酒肉臭的“臭”字读chu。有人说这个“臭”字应该读xi,意即“气味”。也有人说仍可读chu,意思却是指“香气”。几种不同的读法,到底孰是孰非呢?

2017-06-16

中华读书报

滋养新诗发生与成长的重要资源

回顾百年历程,翻译诗论是滋养新诗发生与成长的重要资源,对二者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在线性的“进化”观念之外,呈现新诗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017-06-16

光明日报

许章润谈家国天下: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共处

如此这般,则天下情怀,其为一种普遍主义的文教本质性,展现的事一种在境性人类意识,也是一种宗教性悲愿而已矣。

2017-06-16

一枚石头

大众该不该为“知识”买单?

《新华字典》APP收费惹争议。专家表示,知识付费近年来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知识付费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

2017-06-16

新华社

爱浓油赤酱的上海人为何也爱川菜

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从陪都归来,接收大员进入上海。抗战期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竟然培养出个吃川菜的嘴和胃,不麻不辣不行。

2017-06-16

上观

守护古籍,更要传承文脉精神

古籍流传的艰辛,让人们对古籍倍感珍惜。时至今日,古籍的维护、保存已有保证,但保护不能局限物质的部分,还要传承其所蕴含的文脉精神

2017-06-16

文汇报

收藏家卢振海谈古钱币文化:文是物的灵魂

一枚不起眼的古钱币,外圆内方,正面方孔上方有一副完整的鱼骨头,其他便再无图案,背面在上下左右则分别有一个“王”字。这是哪个朝代的货币,面值到底多少呢?

2017-06-16

人民网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