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新诗:以传统为轴,以时代为本,向着未来赋诗

新诗需要是在敢于拥抱大众、拥抱时代的同时,坚守诗歌的审美。因为流俗的诗,就不再是诗。以传统为轴,以时代为本,向着未来赋诗,面对火热的时代高贵地写作,应该成为诗人面对现实…

2017-08-29

光明日报

当茶叶遇到咖啡:茶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反思

中国古代的外贸,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却没有形成像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政府和民间结合的贸易公司,这样的外贸是不能持久的。

2017-08-29

看历史

程念祺:民国高等小学的历史课教案

时至今日,因为课程安排不同,这本民国时期的高小本国史《教授书》,并不适用于今日的小学。但是,对于今日初中本国史教学,它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017-08-29

澎湃新闻

全真教是不是很快就垮了?

从游方道士到宫观道士的转变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在宋德芳、李志常之后的全真教,以修经炼心为主,对政权的威胁降低到了最低。全真教,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怎么能说很…

2017-08-27

北京晚报

人像复原:巴赫、哥白尼、查理三世都长什么样?

1895年,德国学者His最先开展了颅骨面貌复原的实践,复原的对象是著名音乐家巴赫,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复原颅骨的生前面貌,是颅面复原技术应用开端的标志性事件。

2017-08-27

澎湃新闻

中国老男人为什么喜欢保温杯?

尽管非热开水不饮曾经有助于公共健康,现在它却更多只是特殊年代留下的痕迹。吸引 1980 年以后出生人群的,应该是外观和内容都更为丰富的各类商业化饮品,无论他们今后是否变成中老…

2017-08-27

大象公会

相比盗墓小说,真实考古带来的想象力要震撼得多

中国考古历史上,最鲜为人知的出土文物“保护”失败,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定陵的挖掘。它所以得到持续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文物“发掘即摧毁”。

2017-08-27

烛下检书

为什么拿完诺贝尔奖的作家,都“懒”了?

到达这个地位,还能做到厚积薄发,小心做人,踏实做事,说实话,不容易。莫言能如此,我们也理应对他未来的作品抱持期待。

2017-08-27

大树李

保温杯不是中年人的迷失,反对保温杯才是

一个中年谢顶的摄影师朋友,年轻时候玩过摇滚。前段时间他去给黑豹拍照,回来甚是感慨:不可想象啊!不可想象啊!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我走来。

2017-08-24

新京报书评周刊

人工智能“天之问”:二元智能“时代”的一元未来

只要人类仍以国家和民族的形式竞争,就没有走出盲目受天道驱使范畴,人类仍然是一个自在的物种。人类身不由己地完成“天道”的使命,完成智能从有机向无机的过渡,或许真是不可摆脱…

2017-08-24

探索与争鸣杂志

常用词汇量窄化,贫乏的语言产生不了丰富的思想

现在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早就脱离了文盲阶段,普遍享受了中等教育,大学普及率也是历史新高,加上互联网对语言生命的激活,汉语处在重新焕发生命的节点。

2017-08-24

北京晚报

鲍勃-迪伦是对的:看书,你大可不必理解每一句

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无需理解每一个句子,我相信这一理念能让人舒一口气,因为这样一来读者便能够轻松自在地阅读难以理解的小说,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体会。

2017-08-24

中国日报网

一千年的图书盛宴:宋人“晒书”到今日“书展”

今日所谓“书展”指的是图书展销与交易的集会,“展销”也是展览会的功能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曝书会”里的图书不让看不让买,毕竟与“书展”有差异。现代意义上的书展,肇始于…

2017-08-24

澎湃新闻

苏童:《收获》这样的文学刊物是文学青年心中的巅峰

作家都是俯瞰的,作家在现实之上,不像一个记者、报告文学作者,确实是贴着地面,但是一个作家是可以飞的,就是这个俯瞰才有意思,为什么要去放弃这个姿态?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2017-08-23

澎湃新闻

施一公:所有精英都想干金融,我认为出了大问题

与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他很不屑一顾,我觉得很委屈、很愤懑: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你们在哪儿?但他回敬了一句,让我说不出话。

2017-08-23

雅理读书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