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34节:情绪化推理

不再疲惫 作者:泽古莱兹著;郭晓惠译


非理性想法也会让你更紧张,更焦虑,影响你轻松享受生活的能力。这些想法还会引起抑郁、愤怒、内疚以及羞愧等消极情感,并导致一些破坏性行为,比如狂热迷恋工作、回避社交活动、对人充满敌意、酗酒成瘾等等。正像我们的一个朋友说的:

我一直要求自己努力、再努力。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想法,就是事事要比别人做得好--要努力让所有人都满意。不管怎样,随着我长大,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子里。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干,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可这么多年干下来,我有点儿受不了了。这些天来我感觉紧张而疲惫不堪,好像得喝点儿酒才能维持下去。

与此相反,合乎理性的想法却可以帮助你达到设想的目标,它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它会激发人产生热情、兴奋、好奇、快乐、幸福等积极情感,还有助于人们做出建设性行为,如做事从容、经常反思、能够承担令人不快的繁琐小事、勇敢面对难以避免的冲突、不怕被人拒绝等等。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在他1988年出版的《如何坚决不让自己为任何事情难过》(HowtoStub-bornlyRefusetoMakeYourselfMiserableAboutAnything,YesAnything!)一书中认为,人们产生非理性认识一般都因为对自己有极端的要求--"三个务必":

务必一:我务必表现好,赢得重要人物的好感,不然第5章反省你的认知与想法113我就是个没能力的人!(对自己过分苛求)

务必二:你务必要公正、体贴地对待我,不能随便拒绝我的要求,否则你就是个混蛋!(对他人过分苛求)

务必三:为了不受伤害,我的生活条件务必提供我想要的东西,否则我就不能容忍,也根本不可能幸福!(对社会过分苛求)

下面这些非理性认识都是从其他一些心理学家的著作中收集来的,包括阿龙·贝克(AaronBeck,1979),阿诺德·拉查勒斯(ArnoldLazarus,1993)和戴卫·朋司(DavidBurns,1999)的一些观点:

指责:没有理由地责备他人。

非此即彼型思维:把生活看得要么阳光灿烂,要么漆黑一片。

诅咒(消极否定):对自己、他人及社会过分苛求。

情绪化推理:认为自己的情绪状态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我一分钟也忍受不了(极低的挫折耐受力):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极容易变得灰心丧气。

仓促下结论:缺乏必要的证据就仓促地对人和事件下结论。

扩大化(强调消极面,使之灾难化):过分夸大形势的消极面。

心理过虑:过分注意某些细节,却忽略同一件事中的其他重要细节。

猜测他人的想法:以为自己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计划。

缩小化(忽略积极因素):不适当地轻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过分概括:使用"从来不"、"总是"这类词语:把一个人的特点泛化为所有人的特点。完美主义:要求世上所有人和事都完美无缺。

归罪于个人:因为一些消极事件责备自己。

人们不停地在进行这种种非理性思维。你只要仔细听,就会明白大家都在说什么了。

非理性思维(即无意义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是认知阻碍,它妨碍你生活得健康而明智。认知阻碍的表现形式是这样一些语句:"要是……我该怎么办?""我绝不能……""要是……可糟透了!"或者是"哎呀不行!"下面是一些紧张疲惫者常说的几句话:

今年我挣的钱要是不够该怎么办?

我绝不能放慢工作节奏!

要是不能吃快餐就糟透了!

哎呀不行,又该锻炼了!

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认知行为疗法的著名倡导者、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的观点。

艾利斯的理性-情感-行为疗法

艾利斯的疗法称为理性-情感-行为疗法(简称REBT)。别让这一串名词把你吓倒,其实这种方法简明易懂。艾利斯认为,该疗法侧重于以行动促进情感成熟,强调培养人的创造力、应变力及控制情绪的能力。它注重的是"此时此地",也就是目前你的态度、不愉快的情感和无效的行为。艾利斯相信,可以通过教育,教人们学会关注现在,克服过去的阴影,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