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云南--眼睛的盛宴(20)

“侣”行天下 作者:李祺,梁璐 著


腾冲图书馆

  和顺人至今保持着舞文弄墨的习惯,村口餐馆的女老板,不准职员用电脑打字,她找来一个大方桌,上面放一碟墨水,几支毛笔,让员工坐在旁边用毛笔记帐。村里家家对联笔挺,基本由家人书写,字体或遒劲或秀丽,各尽所能。

  我们在村里一户人家的厕所上看到一副很特别的对联,左边是:有小便宜;右边是:得大解脱;横披是:有急方来。这不知是村里哪位才子的杰作,大有江南才子之风。

  L看完对联大笑起来,我抓起相机拍下来。

  他突然在后面大叫:我记起来了!我们答应了老木给他一幅字画的,他看见你用毛笔写的店名,眼馋了好久。

  我:要不就今天给他写吧。

  我们出了村口,坐公交车到了城里,买来毛笔、墨水和几张宣纸。

  腾冲的天气就像我的脾气一样,说雷就雷,说雨就雨。下雨从来不打招呼。我们被淋了一身回来。

  我一路看见了水墨般的和顺,突然画兴大发,催着L给我准备墨水。

  L纪事:

  从镇里回来淋了雨,我在朝阳宾馆里已经没有干的衣服了,我给Q找杯子调完墨,就赶紧滑溜溜地钻进被窝里。

  我以为Q在给老木写字,一下子就能搞定的。没想到,Q一会儿用笔,一会儿用手指,捣鼓半天还没搞定,我溜下来站在她背后一看,吓了一跳:一张《飞花惊鸟图》在她黑乎乎的手指的点染中,已经跃然纸面。

  从来不知道Q还有这等本事,我好像是突然拣到了宝了似的,大叫起来:啊呀!宝宝,你居然还会画画!我怎么不知道呢!

  我一把抱住Q,高兴得眼泪都涌进了眼眶里了。

  Q看着我昂着头傻呵呵地笑,不知我怎么了,一边低头看着桌子上的画,一边用黑乎乎的手推开我的脸,想挣开我回去画画。

  我放下Q,回头在大壁橱的镜子上看见自己一脸都是Q的爪子印。

  Q画了一幅画和两张对联,我小心地把画用油纸包好,塞在大信封里。第二天我们就把东西邮寄出去了。

图书馆看书的老人

  (二)国殇墓园

  L虽然学的是新闻,但他对历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顺的抗战博物馆让他流连忘返,后来听说这里还有一个国殇墓园,我就知道这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了。

  我们来到这座保存完整的墓园,肃穆、宁静的气氛让爱说话的L沉默不少。这是整个行程中L最安静的地方。

  国殇墓园是为了纪念收复腾冲死难的三千多名国民党和美国盟军的官兵而建立的,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国民党墓园。蒋介石当年特别题字"忠烈千秋",还特别发布一道命令刻在一块石碑上,关照后人不允许损坏这个墓园,不然人神共戮。

  这个墓园在文化大革命都没有人敢去破坏,倒不是因为蒋介石的诅咒,而是其中死亡的大多数官兵是当地人的先辈。腾冲人是个尊重传统、尊重文化的地方,没有多少人敢冒天下大不韪去犯这个传统忌。

  墓园的正中间挂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国旗和党旗,周围密密麻麻的摆放着三千多座小墓碑,死难者的名字清晰可见。通过展览厅,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被日本人统治了两年又四个月的腾冲,那时的腾冲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方式:剥皮、活埋、盐呛、火烫等等方式残害当地百姓和抵抗者。在这英魂簇拥的地方,其中军衔最高的是一位姓寸的当地中将,当年在战斗中他日本兵同归于尽,最后英魂长存在这片青青绿草之下。这里还埋着一对特别的情侣:国民党特务夫妇,当年他们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被日本兵虐待至死后,被埋葬在这里。在墓园里还有些外国人的名字,这是一些战死在腾冲的美国兵。这场战役中,美国是中国的盟国,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也在这里为腾冲人民出过力,有些美国士兵也将身躯长留在中国腾冲这块曾经疼痛过的土地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