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珉考释

《唐安西副都护陶大有碑》与东汉南兆域帝陵分布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 作者:郭绍林 主编


  王竹林 赵振华

  2001年,偃师市寇店镇郭家岭村小学扩建操场时,在地表以下1米处挖出1个唐代石虎和1块唐代残碑,同时又征集到1个石虎,现陈列于偃师商城博物馆石刻长廊。

  2件石虎形状同相,呈蹲坐形,四肢之间未镂空,长方形底座长80厘米、宽50厘米,通高110厘米。石碑首身一体,碑首保存尚完整,六龙盘绕。额题篆书"大唐故安西副都护陶公之碑",分为3行,每行4字,长88厘米、宽107厘米、厚33厘米。碑身仅存约全碑的1/3,长73厘米、宽105、厚30厘米,风化残泐痕迹明显。现存楷书43行,每行约31字,半数字已漫漶不清。

  一、《唐安西副都护陶大有碑》录文

1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2行:玉润江汉之洪川囗囗周则囗囗囗囗
3行:郡开国侯囗囗囗百户又除交州刺史南囗囗囗囗囗囗囗
4行:族必选无囗宇囗弘深信义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5行:囗山阴之叟囗囗一囗来还合浦之珠又授弘州刺史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6行:西河囗囗囗囗囗皇朝清池令介州司马囗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男居德囗囗囗
7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之囗明神爱之如父母公干囗千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8行:矣长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之囗海内群囗囗囗囗遂公望囗囗之佳气候囗山之
9行:武皇膺玄图囗囗囗囗囗囗囗凤翔
10行:太宗解殷囗囗囗囗囗周戈而拯溺公以囗囗囗囗囗囗囗征囗囗囗囗囗囗囗
11行:囗囗屡囗戎囗行囗囗囗囗囗囗上柱国华容县开国公乱杂既平晨昏是奉囗
12行:囗囗神囗乎一丘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贞观六年以奇才就辟答    诏庭问
13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明略沉远用文则屈武任武则
14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摧云及囗囗溟雷行动天地于囗
15行:囗入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戟以囗囗若烈风之囗囗囗囗莫反类南陵之无遗雨
16行:之恩囗囗囗囗诏问词抗表陈荐曰干用英梁志行清淳囗工弓剑力能扛鼎勇
17行:干囗囗囗囗囗之乡兰山形胜之地囗囗囗囗北锋金囗武威制封何之摧灵囗
18行: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月氏携囗之囗囗日邀归化之心苑飞谷而回无雷包囗
19行:五姓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公自往公以囗囗囗卒囗囗囗高囗囗将轻骑百余
20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不满千囗旗鼓相望身先士众囗
21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知囗弊诸蕃既来方居延而寇囗
22行:勇兵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于明术九攻九拒驾墨子囗
23行:水囗注贼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其神公曰    国之威灵
24行:其不囗左囗囗囗囗囗囗囗而贼有囗囗囗进退俱囗公乃被坚执锐叱吒腾
25行:海政相知讨囗从化前后被囗六十余日囗囗凡经五十八阵杀获万计攻拔
26行:制胜必胜而后征彼逸我劳未囗囗囗囗挫其锐囗囗囗囗盈诸将不从遂囗
27行:骑简骁雄囗囗当其前衔枚出囗囗囗囗兵于雾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天
28行:将公等纵其囗囗何面而见      朝遂命捉门不囗囗囗囗今囗囗经夜囗
29行:尽采薇之役将称杕杜之歌凯入先回休兵按部诸姓囗囗咸革囗心雅弓囗
30行:在天玉关之路绵堤囗囗远日金门之拜无期瞻仰    君亲囗囗何极囗囗
31行:囗囗之囗朝庭囗河南之恸含霜辞影无复耀电之珍囗囗囗囗囗丧昭车囗
32行:囗囗囗而奄弃囗囗囗囗囗囗之负囗囗过囗而囗囗囗囗囗囗囗之情攀囗
33行:囗囗西之七叶貂蝉江东之五龙囗囗家囗孝义递载囗囗囗囗齐金紫光囗
34行:囗龚承则囗囗丝组是以子孙尽忠孝之道亲戚遵囗囗之诫囗士母之囗囗
35行:缑氏原礼也其原傍临洛汭伊川引清澜而注淮海左对嵩高少室叠翠岭囗
36行:恩威振虏庭忠烈囗囗囗少囗囗囗囗囗囗卿云囗宸诚感章矣囗以   
37行:策总良平囗囗囗而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以囗囗囗囗囗囗
38行:诗陈四牡陆平原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39行:悠哉上代邈矣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0行:豪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1行:见德慎彼囗囗囗囗三惑其一  雍容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2行:州制胜柔囗囗囗囗宣囗都囗囗瑶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43行:日徒照夜台方晦长风曀陇阵云囗囗表忠杰于高碑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残碑缺失文字太多,且仅存碑身上部的1/3,无可得知碑主的名姓族里。按: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卷六有唐《宣州刺史陶大举德政碑》,"在江南当涂县横山"。(《金石萃编》正、续、补正合刊本第五册第1页,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又载于《全唐文》卷九一二,题《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全唐文》第四册第42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碑文虽通篇保留,惜文字缺失不少。可能采用的拓本不同,两书录文略有异同。将《安西副都护陶公碑》对照《宣州刺史陶大举德政碑》,残文有相同之处。《宣州刺史陶大举德政碑》云:"父讳瓒,梁著作,随西囗司功囗囗囗囗囗州清池县令、介州司马、上柱国、丹阳县开国公。"《安西副都护陶公碑》有相对应的内容:"西河囗囗囗囗囗皇朝清池令、介州司马、囗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男",也是碑文前部叙述碑主先人的文字。《陶大举德政碑》云:"兄讳大有,囗囗通事舍人,廓州刺史,安西都护,上柱国、燕谷县开国公。"是碑文前部对父兄生平的介绍。《安西副都护陶公碑》云:"囗囗上柱国、华容县开国公",是陶大有于贞观年间勋受太宗封赐之爵号。《全唐文》记为"燕容县开国公"。中国历史上无"燕谷"和"燕容"县,当是华容县,可能因残泐缺损难以分辨为燕或繁体华字。由二碑所叙人事,可证知偃师郭家岭村出土残碑是《安西副都护陶大有碑》。

  《陶大举德政碑》残文叙其于高宗总章元年(668)任廓州刺史,弘道元年(683)任相州刺史,不久去世,功德碑立于永昌元年(689),时武则天执政6年。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五著录有《唐怀州刺史陶大举碑》,"姚崇撰,徐峤之正书。开元八年"。(《金石录》第9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宋郑樵《通志·金石略》亦著录《怀州刺史陶公碑(西京)》,可知其葬于东都洛阳。设陶大举高寿70,则其一生经历了初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朝。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对接近,据碑文陶大有于太宗贞观六年(632)之前已受封爵为"华容县开国公",勋官为"上柱国"。作为朝廷靖疆大臣主要活动于太宗、高宗朝。碑文的前后被甲六十余日,凡经五十八阵,杀获万计,攻拔若干城的叙述,须将来找到碑的下半,方可知道战争发生之时地与征讨的对象。故陶大有很可能亡卒于高宗朝之末武则天于洛阳君临天下之初。《新唐书》卷四十九下《百官志四下》云:"大都护府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正四品上。"(《新唐书》第13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安西为大都护府,则陶大有为朝廷四品官员。

  唐朝国力强大,安西都护府是设于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护是级别最高的行政长官。据《旧唐书·地理志》等的记载,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于贞观十四年平高昌后置,初治西州(今吐鲁番),高宗显庆三年(658)移治龟兹(今库车)。乔师望(640-642)、郭孝恪(642-648)、柴哲威(649-651)、麴智湛(651-658)曾先后任都护。咸亨元年(670)安西四镇陷于吐蕃,徙治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复四镇后还治龟兹。统安西四镇及西域,管辖天山南北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玄宗开元七年(719)后,天山以北隶于北庭都护府。安史之乱后,葱岭以西没于大食,东陷于吐蕃。德宗贞元六年(790)后府治为吐蕃攻占,遂废。陶大有很可能是高宗朝上述四都护之一的倅贰。安西都护府的设立,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二、唐碑与东汉南兆域帝陵的关系

  唐代设在万安山北麓的缑氏县就在洛阳盆地南部黄土缓坡之上,治所在今偃师市缑氏镇。从现在的缑氏镇以西至今大口、寇店境,虽然沟壑遍布,但整体概观宽广如原,陶大有故世后葬于"缑氏原",以此得名,东汉的6座帝陵坐落其上。

  郭家岭村位于偃师市寇店镇东北5公里,李家村正东4公里,南依万安山,北瞰伊洛河,地处汉魏洛阳故城东南的东汉南兆域帝陵区内。石碑和石虎出土于郭家岭小学教学楼南部操场,北距村西北大冢约800米,南距村西南大冢约100米。考察出土位置与其附近墓冢关系,似系村西南大冢神道石刻。此冢略呈长方形覆斗式,东西长104米,南北宽93米,顶部平整,长32米,宽31米,已被垦殖为5层梯田。郭家岭村所处地理形势为南高北低的缓坡地带,冢坐南朝北,背靠万安山,面对伊洛平原。这座大冢距离其周围的汉陵都有一定的距离,即唐代人于此建墓时,选择了一个没有汉冢或汉冢稀少的地段。

  所谓偃师6座汉陵南北一字排开说,包括了郭家岭西南、西北大冢。唐碑的出土向伊洛河南汉陵一字排开说提出了疑问,我们已经撰文发表,谈到这一观点。(王竹林、赵振华:《洛阳东汉南兆域皇陵初步研究》,《古代文明》4,第20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不同时代的陵冢形制规模也不相同,从目前已知情况看,一般说来洛阳的汉代陵冢呈圆丘形,墓道朝南;唐代陵冢呈方台状。然而今日去古已远,万安山南麓的陵冢外在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遭历代盗掘,又被当代平毁,地面上消失了不少。面对复杂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寻找东汉帝陵时,必须排除混淆于其中的唐冢,因此最终的判断还要依靠考古钻探和发掘。

  王竹林,男,1951年出生,河南偃师市人,偃师商城博物馆馆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