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钱人的心理学

8 不要害怕孤独

走进富翁图书馆 作者:(韩)李相健 著;王中宁 译


  人们身处于群众或是团体中很容易得到安全感,反过来说,想坚持孤独生活的人生观和哲学则非常困难。虽然我们颂扬韩国高僧法顶大师"无所有"的人生,并从中得到深刻的体会,但是要在俗世中实践这种生活绝非易事,要抱着如此深沉的哲学生活,必须下定决心独自寂寞度日始得为之,在寂寞中仍能获得内心丰饶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人们之所以会做出许多无知的行为,有极大的可能性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孤寂感。

  日常生活中,跟随多数人所走过的路也许自有可取之处。但在投资的世界里,盲从群众的心理反而是致富的大敌。分析历史性投资风险的优秀投资家彼得·伯恩斯坦(Peter Bernstein)指出:"如果你和其他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那么那些人想法有误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在决定什么时候与大家共同行动、什么时候不共同行动的这件事情上,人们经历了许多困难,特别在投资方面更是如此。大部分投资人都害怕落入孤立的处境,即使明知必须步上独自一人的道路时,也同样感到害怕,为了获得安全感,所以人们才会选择照着大多数人的意见来行动。"究竟为何在群众中获得安全感后,反而会使我们损失金钱,甚至还会陷入惊恐之中?为什么站在群众这边,到最后却常常没有好结果?一百多年前,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这名卓越的学者,就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过解答。他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经典《群众心理学》,至今仍被逆向思考投资者视为教科书、奉为圭臬,持续发挥着影响力。

  如果有人详细考察证券投资的历史,就一定会注意到一些著名的泡沫事件,包括荷兰郁金香投资热潮、英国南海公司投资热潮,以及近年的网络股投资热潮等等。能对这些现象提供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架构的,就是古斯塔夫·勒庞。我们必须去理解勒庞所说的群众特性之后,才能确实理解为何在决策投资时,不可走上多数人的道路,而必须选择少数人的那条路。(其实,勒庞的学问太深厚了,像笔者这般的知识水平,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他的理论。笔者所做的,只是将他书中在投资方面必须参考的部分,硬抽出来而已。如果要对此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仍然必须拜读他的原著才行。)

  按照勒庞的说法,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群众会拥有相同的心理特性。也就是说,不论职业、学识或身份地位的高低,有时不同的人在心理上的反应,是完全相同的。

  "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并且也只有在那样的状况之下,一群人的集合体会显现出与个人原本性格完全不同的全新特性。在人们群聚时,情绪与想法会投向相同的方向,而失去自我原有的个性。一旦形成这种集体性的精神状态,就会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集体特性。所以一群人的集合,被称做'经过组织化的群众'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也许称之为'心理学上的群众'会更恰当。他们形成单一性的群体,并臣服于'群众的统一心理'这样的法则之下。"我们试着将这些内容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纳斯达克指数和2001~2003年的韩国房地产热潮相对照,就可以发现在这两段时间中,全韩国的人当时不是在投资股票,就是在投资房地产买卖。那时人们一窝蜂地将"情绪与想法投向相同的方向",也就是股票与房地产之上,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在股票与房地产上赚了钱的人,到处夸耀自己的英勇战绩,于是所有的人都费尽心机,想要跻身这波赚钱热潮的行列当中。

  而勒庞早就提到:"有意识地抹灭个性,使情绪与思考向不同的方向转换,就是组织化群众最重要的特征。"即便如此,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聚在同一个地点才开始对股票及房地产产生狂热。而是有人在首尔、有人在天安、有人在济洲岛,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投身于这类投资(或者可说是投机)的热潮当中。勒庞对于群众在心理上的同一性,也曾指出:"这许许多多的人,并不需要身处相同的地点。"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群众心理相当野蛮,而且是短暂性的。"即使在独处时非常有教养、有品格的个人,在群众当中,也常常会变成野蛮的人。"也就是说,成为群众的一员之后,人的行动会变得与我们向来轻蔑的国会议员相似。最容易发现这种野蛮现象的地方,就是国会与后备军人训练所。勒庞说:"陪审团做出身为个别陪审员时不会做的判决,议会通过身为个别议员时不会同意的法案,都是基于这种心理。"一百多年前他所洞察出的法则,时至今日仍然适用。在大韩民国,这类国会议员真是不计其数。但也没必要因此就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也只不过是在群众中会产生安全感的凡人而已。

  下面所要谈的事情,参加过后备军人训练者都非常清楚。家里的好父亲、职场中的好员工,到了那里竟会随地小便、吹口哨骚扰路边的女性。这些是他们在较为孤立的日常生活中完全不会去做的野蛮行为。更可笑的是,群众还非常喜欢做这种野蛮行为。人既不会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也不会想到团体中其他人的这种行为是错的。即使有人认为这么做是错的,在群众中他也不会吐露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只会在内心默默批评而已。所以,提倡秩序自由主义,提供战后西德经济复兴理论基础的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伊肯(Walter Eucken)这么说:"团体是没有良心的,团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良心。"群众心理的特性不只野蛮,还是短暂的。这就像我们在股市中体验过的一样,投资泡沫越吹越大,然后突然就破裂了,这些都只是短期的现象而已。看起来似乎会不断上涨永不停息的市场,在某一刻突然就崩溃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短暂性是群众心理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