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养逆众而行的力量

10 未来可用“人口变量”来预测

走进富翁图书馆 作者:(韩)李相健 著;王中宁 译


  "如果把我跟其他人隔离一年,这一年当中什么信息都不给我,只能让我知道一项信息,那么我只要知道人口统计数据就行了。接下来一两年中将会增长多少户?住宅需求将如何改变?新投入的劳工将会给劳动市场带来多大的压力?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物价膨胀指数、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总体需求和供给,也会影响到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最伟大的投资人,同时也是美国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简称PIMCO)操盘者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了上述这一段话。格罗斯营运的基金总规模达数千亿美元,每日交易额超过3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债市交易额的1%。

  最被看好的新兴市场投资者马克·莫比尔斯博士,在投资时也相当重视人口相关变量。他说:"市场的基础在于人口。因为人口数其实就是潜在需求数。投资人口越多的国家,基本上越有利。"吉姆·罗杰斯在《资本家的冒险》一书中,介绍他自己如何将人口统计数据应用在投资上。罗杰斯主张投资人口年轻化的国家,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国的年轻人越多,该国对于变化(的态度)也就越开放。年纪大了的人,通常喜欢回顾过去,而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变化。当然这两种心态不能说哪种比较好,因为两者都不具特殊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未来、进行投资,那么问题就不一样了。"他之所以投资韩国股市,其实是以对人口结构的洞察为基础,所以才决定投资制药业。虽然他写得有点长,但内容让人很感兴趣,所以我们直接看他怎么说。

  "现在韩国面对的重要人口问题,其实不是在于密度过高,而是在于人口结构。我们在韩国旅行的时候,看到许多小孩子。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小孩成群结队,但是其中女孩子却不是那么多。我待在韩国时,每100名12岁的女孩子,按数量比例其同龄的男孩子达到120名。男生比女生多20%,这可以说是脱离常轨的现象。这个数字其实已经达到正常出生性别差异的10倍了。我想10年之后,这些现在12岁的女孩子恐怕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因为到了那时候,被男性荷尔蒙折磨的年轻男子应该满街都是。只要求婚者甚至丈夫对自己不好,那些女性应该都有机会选择其他的男性。若不考虑到男性的死亡率较高,这20%的差距可说是极大的数字。现在韩国女性占整体劳动力的40%,其中三分之一是跟家人一起从事农业,但未来女性独立的程度应该会持续上升。因为专业性工作将会对女性开放,而且她们也会受到越来越高的教育。这样,在各领域中都将接连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化。

  "结果我改变心意,决定投资韩国。因为我已经掌握了如何从该国基础性的巨大变化中获得利益。我以前就跟太太不断钻研女性人生的变化过程。我没办法从韩国的上市企业中找到健身中心或者教育机构,但我找到了制造口服避孕药的公司。因为文化上的关系,亚洲吃避孕药的人没那么多。"西欧以前也是这样。(实际上,日本在2000年之前一直用法律限制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其争取开放贩卖的过程,居然历经好几十年。)当地避孕药市场不大,并且相关公司都在亚洲爆发金融风暴的时候跳票,而且股价极低。但是我似乎从中看出正面且极端的变化。于是,我开了一个户口,将三家跳票公司的股票一口气都买了下来。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女性好不容易开始服用避孕药之后,相关的公司股价攀升了多少。

  为什么这些伟大投资家都将人口变量当做重要的判断基准呢?对此,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早有解答。杜拉克展望未来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人口统计学法(Demographic Approach)"。杜拉克说:"人口统计,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中,唯一可以准确预测的。"观察人口的变化,就可以推测出未来受到影响的市场,以及劳动力规模等等。

  首先我们举住宅投资为例。选择市场潜力大的住宅大楼,原则之一是要选社区规模较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住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才会多,当地才会出现许多购物的商店、澡堂等等。如果社区配套设施不足,韩国常常会以妇女会为主力进行示威。地方自治团体如区长等很在意居民投票的结果,聚集越多的人出面要求,他们越难拒绝。想想看,10个人出面请愿,跟1000人出面请愿,结果会不会有很大的不同?

  假定各位身为家乐福或易买得等大型零售企业的老板,你们会在哪里开店呢?是会到房屋稀稀落落的地方,还是大型社区或人口持续增加的地方?不久之前我去天安市上课,看到一面有趣的告示牌--"庆祝!天安市人口突破50万"。

  他们是在庆祝天安的人口增长。只要人口增长,房价也会渐渐出现上涨的趋势。若人口下跌,代表对房屋的需求减少。各位可以想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首尔。外县市的年轻人买了一张车票,带了一床棉被,抱着出人头地的梦想,就跑到首尔来了。工商经济开始发展的年代,人们一个接一个离开了农村。韩国政府当时就以这些劳动力为基础,采取了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原本一片荒烟蔓草的江南、蚕室与东部利川区域,都是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开发出来的。人口聚集在一处,而人人都需要住房,于是房地产的不败神话便诞生了。

  研究人口统计时需要探讨的几点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理财,我们都有必要像伟大的投资家们一样,考虑到国内社会的人口变量。当然这一部分太过专业,我能力有限,研究难免不够透彻。所以在本书准备执笔的过程中,我特意寻找人口统计学相关书籍,然而韩国这类的资料并不太多。所以我是拿美国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书籍,来探讨韩国的人口结构与变化如何影响财富地图。相信各位还是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训。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学者彼得·奥托弗(Peter Orthofer)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独创性说法。将这段话反过来读,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从经济角度来观察人口统计数字了。

  "今天我们说到'人',似乎都是指18~49岁,具有购买力的族群。因为这些人才会对快餐、黑色连身内衣、高雅的芳香疗法产生狂热的兴趣。19岁以下的人通常被称为青少年,他们往往被忽视。但说起来也怪不得别人,因为他们的数目越来越少了。

  "超过50岁的人,我们一般称做'年长者',但其实完全不是如此。现代社会之所以没有把他们当做老旧的包袱抛掉,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即使年纪大到讲不出话来,总理、教会跟牙医都还是需要他们。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正面效果,无视于老龄化具有非社会倾向这件事。老人们常会具有一些很不好的特性(大概是因为克制不了自己,猛吞大蒜药丸或维他命),所以现在各先进国家总是别扭地坐在不断增高的老人山上。"我们现在将奥托弗教授所说的话转换成经济用语来看。

  首先,对经济来说人头数很重要,但更大的重点是积极进行经济活动的人数必须要多。奥托弗教授指出,18~49岁通常是最具购买力的时候,所以这个年龄层的人最受企业欢迎。毕竟企业通常不是以穷人为服务对象,后者需要优先得到的服务应该是社会福利、慈善服务与使其经济独立的教育。

  第二,50岁以上的人经济能力减弱,但人头数越多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所以政客不可能忽视他们。韩国也是这样,不是吗?年纪大了之后,睡眠越来越少,大清早就跑去投票了。投票率一高,政客为了抓住他们的心,就纷纷提出针对年长者的政见。但是他们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18~49岁那些人赚来的。

  第三,奥托弗教授虽然没提到,但其实有许多60岁以上的人,他们拥有的钱可是比18~49岁这些人要来得多。代表性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已经步入高龄化社会,甚至许多父母亲90多岁,才把家产传给60多岁的下一代,社会上还出现了专指这种情况的术语"老老相续",可见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率甚高。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对此吉姆·罗杰斯断言是因为"人口结构上的问题所造成"。他的解释如下:

  "日本现在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整体人口的平均年龄则是世界最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21世纪末之前该国的人口将减半。而已达全球最高水平的政府负债也将会持续上升。因为能还债的人越来越少。"第四,拥有经济实力的年龄层其投资倾向甚为重要。如果韩国的高龄人口像日本一样持续扩大,其投资倾向也不得不偏向保守。对日本国民而言,最受欢迎的金融机构就是邮局了。在90年代"失落的十年"当中,日本的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纷纷爆发危机,最后人们认为值得相信的就只剩下政府管理的邮政储蓄了。而当时邮局储金的利率只有0.1%。

  以下这则轶事很能显示出日本国民的保守性格。1999年日本政府为了增加国民的消费,采取了资本主义国家很少使用的措施。他们对每个国民分发价值两万日元的商品券。但即使如此,日本国民的消费还是没有怎么增加,且高龄层的情形特别严重:高龄老人们纷纷将商品券打折卖掉,然后将钱存到邮局里。结果,因为没有考虑到市场现况与民众的消费倾向,该消费推进政策就此失败。

  人口统计学之所以重要的四个理由

  人口统计与年龄层的特征对经济有何影响?将人口统计学的模式应用在投资上的鲍勃·佛利区(Bob Froelich)博士在《钱在哪里》一书中,阐述了相关的概念,我们大致整理如下。

  第一,一个人的消费形态会受到年龄的影响。佛利区博士问读者:"有看过16岁孩子跑去买阅读用放大镜的吗?"16岁就做瓷牙的小孩大概也不多。佛利区认为,美国大型量贩店的成功,就在于婴儿潮与高龄层人口数的增加。婴儿潮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从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出生的世代。随着7600万人口的年龄增长,美国的产业版图也随之变迁(顺道一提给各位参考:婴儿潮的上一代,从1927年到1945年,美国出生的人口只有4900万)。婴儿潮中的双薪家庭与具备经济实力的65岁以上高龄层人口不断增加,使得购物渠道渐渐往量贩折扣店转变。

  二次世界大战后,归国的GI(美国大兵)努力"增产报国",大量生产婴儿。从中得到最大好处的公司,就是婴幼儿食品公司"嘉宝(Gerber)"。1950年,该公司的营收急速增长,达1948年的两倍。反过来说,60年代之后避孕药普及,且吹起自由恋爱风潮,故出生率急速下降,婴幼儿食品企业的营收也急速下降。

  第二,储蓄与投资的模式也会受年龄特征极大的影响。就像前面举出日本的例子,越年轻的人投资时越愿意冒险,具有攻击型的倾向。年纪大的人则必定较为保守。买房子的时候也是一样。年轻人相信自己往后一定能赚到钱,所以积极申请房贷。但年纪大的人则不喜欢借房贷。他们不想要换地方住,常觉得窝在现在的房子里就好了。

  第三,年龄特征会决定家庭的支出规模以及成员数。佛利区博士说:"到了60岁,很少有人还会生小孩,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在20多岁的时候结婚成家,形成新的家庭结构。"当然以现在社会的趋势来说,20多岁结婚可能要改成"30多岁之前"。

  第四,一国的年龄特征,也是影响政府政策的重要变量。已成高龄化社会的日本与西欧国家,恐怕老人福利与医疗补助相关的预算将会越来越高。

  有人问过佛利区,投资专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保证其投资成功。就像比尔·格罗斯一样,他也主张要拿到人口统计学的资料。

  "我会要求知道人们主要买哪些东西、在哪些商品上进行储蓄或投资、最近有多少房子进入市场、每间住了多少人,还有政府打算推行什么样的政策。只要能拿到确凿的相关信息就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