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能赚钱的历史研究

2 从17世纪荷兰学到的投资智慧

走进富翁图书馆 作者:(韩)李相健 著;王中宁 译


  郁金香投机背后隐藏的经济理由,就是"巨额资金流入荷兰"。17世纪中叶,荷兰击败当时海上贸易的强者西班牙,掌握了独占性的贸易地位。历史学者将此时期称为荷兰黄金时期,特别是1625~1628年,更是"黄金时期如日中天的正午"。说起荷兰当时的威势如何,只要看荷兰籍谷物船驶入西班牙本国港口,而西班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做没看到,就可以得知掌握了当时重要货品贸易的荷兰,开始试着向印度方面扩张。而只要荷兰船到达之处,金融机构也会跟着过去。这就像现在只要道路贯通、出现地下铁或电车站,附近就会冒出银行一样,当时航海可以说是少数能赚取大笔财富的事业,金融机构都会跟着船跑。荷兰金融业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通过掌握海上贸易,金钱源源不断涌入荷兰,"原来只是个小渔村的阿姆斯特丹,因着交易量与船舶的激增,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都市"。都市发展的同时,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提高,等于是全国国民某种程度上都分享了海上贸易的成果。手中的钱一多,人就开始关心投资方面的事情了。此时荷兰人最欢迎的投资标的之一,就是"美术品"。

  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富们,对自己的事业成就非常自豪。当时荷兰的画家们,常收钱帮这些有钱人画肖像画,这也反映出那个年代的一个社会层面。人们开始对画作产生兴趣,造成美术品的需求急增,到后来连贫穷的人或者农夫,也会没事就跑去买幅画。历史学家威基伍德(C.V. Wedgwood)曾在《荷兰黄金王国》这篇文章中,引用英国作家艾柏林描绘1641年鹿特丹画作市场的相关内容。

  "我们不久之前抵达了鹿特丹,这里的美术市场年年充斥令人赞叹的作品(特别是风景画)。我也买了好几幅寄回英国。这里的美术品产业之所以这么兴盛,绘画的价钱之所以这么高,其实是因为荷兰可以投资买进的土地不够。所以连很普通的农夫花个两三千镑来买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每个人的家里都挂满了画,如果把这些画再拿回到市场上去卖,都可以有很高的获利。"过剩的资金当时不只引发郁金香投机潮,连房租与土地价格都水涨船高。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金钱的力量是可以全方位拉升资产价格的。依照变现的容易度,钱首先会流入股市,之后再进入房地产或美术品等实物资产的市场,把价格全面抬高。在房地产方面,也是从变现最容易的住宅先开始,直到投资范围扩大至土地为止。荷兰人之所以会把投资的主意打到郁金香头上,就是因为地狭人稠,甚至很多土地都是填海造出来的,海拔比海平面还要低,一般人不太容易插手房地产投资。要是该国土地广大,那么土地应该也会成为大众疯狂投资的对象。

  就像这样,历史上所有投机风潮与泡沫,几乎都是出现在景气极佳的时候。

  "17世纪的荷兰以海上贸易为基础,拥有强大的金融支配力。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与80年代的日本也是如此。上述的例子中,国民的生活水平都已经提高到一定程度。个人储蓄不断增加,也开始有空闲时间,从国家经济的主流获得收益后,开始寻找再投资的机会。然而并不是经济繁荣就一定会出现投机风潮。经济繁荣也是股市上涨、房地产与贵金属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摘自《逆向思考投资的不变法则》)

  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投机风潮,我们大致可以学到以下三项经验。

  第一,经济景气支撑出的繁荣一定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扬。投资上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景气、货币流通量以及利率,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我们在做房地产相关投资的时候,也需要有这些观念。

  第二,要产生大规模的投机热潮,绝对要有"多数大众的参与"这个前提。如果只有少数人活跃于市场中,是很难产生投机风潮的。不管郁金香还是美术品市场,开始过分活络的主因都是中产阶级的大举投入。80年代的日本,若说全国都在炒房地产,也不算夸张。韩国因为资讯科技产业革命,掀起科斯达克热潮时,也可以说是"全民投资股市"。2001~2003年韩国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也是因为国民的大举投入。大部分群众在参与投机热潮期间,到底能赚到多少钱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得不抱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过去的历史已经预先将答案告诉我们了。

  第三,对投资标的的扩张过程必须密切注意。就像前面所指出的,不管是股票还是房地产,涨价都是从容易变现的资产开始,价格也会看不到顶似的拼命往上冲。这时,说什么创下最高价纪录似乎都没有意义,因为纪录马上又会被更高的价格打破。这类情况只有在投资热潮时才会发生吗?不见得。问题只是在于发展幅度的差别,其大致的发展过程都是类似的,不管是17世纪还是现在都一样。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运用历史观,对时间点也必须有所关注。特别像房地产这类投资,价格会因都市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出现极大的差异,历史性的观点因而也越发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