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新站起的力量

1 犹太人与华侨掌握世界财富的秘诀

走进富翁图书馆 作者:(韩)李相健 著;王中宁 译


  中学时期,我真的恨死寒冷冬天全校学生还是都得跑到室外受冻的月度大会了。那时听的训话内容,有的到现在我还能想起来,记得有一次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

  "阿拉伯跟以色列打仗的时候,住在国外的犹太人为了祖国,纷纷放下手边的事务争先赶回国内,但是阿拉伯人则是为了躲避战争,迅速将钱汇到海外去,并且为了自己的安全,人也逃到海外。这种爱国心的差异,就是小小的以色列能战胜阿拉伯各国的秘诀。"长大以后比较会独立思考了,回头一想,才觉得那时候的训话内容真是糟糕。在台上讲话的人对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长期纠葛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用话语刺激学生非理性的爱国心,真是莫名其妙。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先入为主地认定了犹太人是好人,阿拉伯人是毫无爱国心的低素质民族。当然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只是装做有学问的无知者喜欢采取的手法,他们凡事都采取简单的二元切割。在政治上,其实现在我并不太喜欢以色列。但我也不太相信犹太阴谋论。我的基本立场是反对暴力,所以对于以色列的国家暴力和阿拉伯人的恐怖手段,我都不能赞同。

  这样谈下去恐怕有点离题,我想我们还是回来探讨犹太人对于"钱"的观点好了。从政治上或历史上的脉络来看,犹太人一直被排挤到边陲,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在经济上获得成功?我们从中又可以学习到什么样的经济智慧呢?对于散布世界各地的华侨,我也打算从经济角度来进行分析。

  我对犹太人与华侨产生兴趣,是因为好奇这些人为什么在经济上常比地主国的人民还要成功。他们也算是一种经济上的游牧民族。2000年刚迈入新世纪的时候,有些媒体将成吉思汗选为千年的风云人物。成吉思汗就是游牧民族的象征,他通过武力征服世界,但犹太人与华侨掌控世界靠的是经济实力。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中,武器已经从刀马弓箭换成了金钱。我很想知道在这样的竞争中,犹太人与华侨到底是如何获致胜利的。成吉思汗他们以游牧文化为基础,支配了农耕文化的各国,而离开本国踏上漂流之旅的犹太人与华侨,又是怎么在各地定居下来,甚至支配当地经济呢?

  这个时代,就是属于游牧民族的时代。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基地,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想办法生存下来。用战争来打比方,这些人打的不是正规战,而是游击战。与拥有不同军种配合行动的正规军不同,单独行动的游击队员常常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维持生存。在游牧民族的时代,你在做什么事,比你在什么公司上班重要得多。因为现在公司动不动就组织重整,裁员变成家常便饭。让游牧民族变强的,就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来。"筑城而居的人终究会灭亡,然而不断移动的人却能一直生存下去。"这是在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一位复兴突厥国的名将纪念碑上所刻的文字。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什么都不安定,确定能够保有的就只有自我培养出的力量。认为"游牧民族"是21世纪最重要词汇的金宗莱,对游牧民族做了如下的定义:

  "游牧民族总是不停在移动,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周围的警戒。为了适应漂泊的生活,携带的东西越少越好,必须娴熟于情报的收集,并且重视速度。他们认为掌握绿洲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通过联络沟通来形成共同体。"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武器是马与刀,现在社会中的竞争武器,则是知识与金钱。只要有钱跟知识,不管到了哪里,都可以很容易地白手起家。不安虽然有可能蚕食掉一个人的灵魂,但也有可能让灵魂更坚强。所以想要赚钱,不该先享受金钱的甜蜜,而是要先学到金钱的残酷。我很尊敬的一位企业家,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贫苦出身。他就是因为害怕回到过去穷困的生活,所以才努力赚钱。

  现在我们来深入看看现代的游牧民族--犹太人与华侨的金钱世界吧。

  犹太人与华侨的经济实力从何而来

  依据一项调查,全世界的犹太人口在1300万左右。2003年6月,全球的人口已经超越62亿,所以犹太人只占其中0.2%。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可说是人口比率的百倍也不为过。

  我们常听说的一些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跟犹太人脱不了关系。洛克菲勒、摩根、杜邦、通用电器、IBM、波音、美国钢铁、施乐等,都是犹太资本家在美国创立的代表性一流企业。犹太人在金融业有影响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出身于号称经济界"西点军校"的高盛投资银行,还有雷曼兄弟银行,这些金融机构都是犹太人创办的。量子基金创办人乔治·索罗斯是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他将大部分财产捐献给了匈牙利,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

  电影界也是一样。20世纪创下最高累计票房纪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就是犹太人。他曾说过,《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是献给犹太人的一篇献词。大型的电影发行公司,像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等,也都是犹太人创办的。

  在媒体方面,犹太人发挥的影响力更为强大。美国两大报《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都为犹太人所有。所以美国媒体的立场常常亲以色列,其理由是明摆着的。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大多被犹太人把持。纽约是全球地价最昂贵的都市,其中高层大楼的拥有者,八成以上是犹太人。拥有君悦等全球一百多家大饭店的罗伯特·普利兹科(Robert Pritzker)、建筑界与金融界大亨艾利·布洛兹德(Eli Broad)等都是犹太人。从生产、流通、加工等各阶段,完全掌控了世界钻石市场的戴比尔斯(DeBeers)公司,也是犹太人的。

  财经界的当权人士中,也有很多熟面孔是犹太人。有经济总统之称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高盛投资委员会委员长艾比·科恩(Abby Cohen)、花旗集团执行长桑迪·威尔(Sandy Weill)也都是犹太人。领导全球经济学界的名人榜上,也一样犹太人辈出。继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之后为经济学打下基础的戴维·李嘉图(David Ricardo)、社会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米尔顿·弗利曼、罗伯特·梭罗(Robert Solow)也都是犹太人。1901年之后,犹太人占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62%。所以要谈现代经济学,根本不可能排除犹太人。

  不只在美国,在欧洲大部分犹太人也位居社会上层。依照在美国做的一项调查,居住美国的犹太人平均收入远远超过一般美国人。占美国人口总数仅2%的犹太人,却占据了前400大富豪家族23%的位子。如果只看前40大富豪家族,则更是达到40%。

  如果说犹太人在美国与欧洲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那么东南亚就是华侨的天下了。根据1994年的《福布斯》杂志,亚洲华侨的GNP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几乎跟当时中国本土的GNP不相上下。而且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比例上升。

  华侨就像犹太人一样,在东南亚各国的各个产业中,都发挥了影响力。东南亚地区的零售业,超过三分之一是华侨经营的。当地主要的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是华侨所有。华侨人口不到当地总人口的10%,但区域内贸易的三分之二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东南亚的富豪86%是华侨,他们同时还拥有土地之外的绝大多数资本。

  东南亚国家的上市企业当中,由华侨创设的比例,在泰国是81%,新加坡81%,印度尼西亚73%,马来西亚62%,菲律宾50%,由此不难看出,华侨基本上取得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13岁就成了孤儿,赤手空拳累积了庞大财富。有一句玩笑话说:"所有港币里面,大概每一块钱就有五分进了李嘉诚的口袋。"他对香港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巨大。

  华侨的影响力再加上其母国中国的地位,看起来更显巨大。21世纪恐怕会渐渐变成中国的世纪。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原动力之一就是华侨巨大的经济实力。70年代末期起,中国采取改革开放政策,华侨就开始积极到中国投资。这些远离祖国的华侨当中,许多人的梦想就是衣锦还乡,而付诸实际的行动,就是对中国的投资。因为这样的投资更能彰显他们本身的成功。

  中国的开放政策,等于是让"华侨经济圈"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抬头的契机。华侨经济圈在世界上,可以算是第三大经济圈,但是与其他的经济共同体不同,华侨经济圈是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发挥了比制度更强大的力量。针对华侨的此种特性,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说法是:"盎格鲁·萨克逊人互有联系,犹太人彼此之间也有很深的联系,但他们都不像我们华人这么重视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