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新站起的力量

2 让现代游牧民族变强的,就是不确定的未来

走进富翁图书馆 作者:(韩)李相健 著;王中宁 译


  人们一般都认为离开祖国是件痛苦的事。因为祖国犹如母亲的子宫,是自己的根源。但是为什么犹太人与华侨要离开祖国,去过流浪的生活呢?

  犹太人变成流浪民族,说起来其实不是自愿的。公元70年犹太国家被罗马消灭之后,犹太人就分散到世界各地,这件事被称做"大流亡(Diaspora)"。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为止,近两千年间他们都没有祖国,在世界各地漂流。根据1990年的统计,1300万犹太人中,九成以上分布在美国、以色列、前苏联、法国跟英国,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都是在美国与以色列。但是除了以色列之外,犹太人在每一地都是社会上的少数。连犹太人最多的美国,人口都不到全国的3%。即使在以色列这个犹太人主导的国家建国之后,没到以色列去的犹太人依然是社会上的少数群体。

  美国对犹太人而言,可说是"第二个迦南"。早期犹太人几乎都居住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开始往美国迁移。当中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居住纽约地区,如果拿掉犹太人,纽约将变得跟现在完全不同。不管在经济或文化上,犹太人都在纽约占有支配性地位。

  犹太人刚到美国的时候,过的并不是富裕生活。他们的生活水平非常糟糕:两三个家庭挤在鸟笼般大的屋中,还要常常抢厕所;大家做的都是别人不愿干的3D产业;领薪水的人当中,三分之二都是在帮人车缝衣物;从早到晚整天工作,一星期下来男的只能赚6美元,女的只能赚3~5美元左右。他们如果做起生意来,卖的也都是便宜东西。在美国的市场中,杂货、人造宝石等低价品,就是犹太人先开始卖的。

  如果说犹太人早期是为了躲避迫害而离开祖国,那么华侨就真的是为了挣口饭吃了。从"华侨"这两个字,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游牧民族性格了--"华"是指华人,"侨"则是指"暂时居住"。

  华侨的移民史,比起犹太人要短得多。文献上关于中国人移民到东南亚的最早纪录,是在北宋时期的《萍洲可谈》一书中。如果跟犹太人比,可以说晚了一千年。

  中国人不只以东南亚地区为目标,也开始移民到美国、澳洲等地,则是在鸦片战争(1840~1842年)以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极不安定,1849年与1877年又发生大饥荒(死亡两百万人以上),这些都是中国人朝海外移民的推动力--在自己的故乡活不下去,只好选择移民的道路开创新生活。第一批迁移到海外的中国人在当地站稳脚跟之后,又招呼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过去,人口一多就扩散成为村落。所以华侨不只强调血缘,也强调地缘。

  到了东南亚的华侨从赤手空拳开始,做些苦力工作,慢慢累积经济上的成功。但是只有在韩国,华侨没有办法发挥出他们的实力。

  韩国华侨的起源,可追溯到朝鲜高宗19年(1882年)壬午军乱之时。乱事爆发后,清朝为了帮助朝鲜平乱,派遣了3000兵力,同来的还有商人40余名,这群商人就是第一批韩国华侨。一开始华侨主要是在辅助清军做一些事,但随着清军常驻朝鲜,这些人也慢慢开始与朝鲜民间有所交流。

  华侨的影响力在韩国开花结果,是在1920年后的十年之间。当时主要分布在首尔跟仁川的华侨贸易商,从中国进口丝绸、衣料、棉花、辣椒等各种商品,在韩国贩卖。光复后他们的角色更加吃重,1946年时其交易额占全韩国贸易总额82%,1948年时则为52.2%。

  但是因为自由党与朴正熙政权针对韩国华侨立下各种特殊规定,他们开始急速丧失势力。

  首先是两次货币改革,使得偏爱现金的华商大受打击。1961年外国人禁止持有土地法案实施,外国人想要拥有土地,要先得到政府的批准。大部分的华侨都没通过申请,只能把拥有的土地变卖掉。1970年制定外国人土地取得与管理法,这也给予华侨重大打击。依照此法,一个华侨家庭只能拥有一间住宅和一间店铺,住宅面积不可超过660m2,店铺面积不可超过165m2。已拥有的建筑物则禁止租给别人,只能自己用来做生意。

  现在因为中国的崛起,华侨在韩国就业变得容易很多,但之前即使是名校毕业,也很难在大企业找到工作。甚至中华料理店卖炸酱面的价格都受到管制。当时韩国社会甚至流行一句话:"什么食物都会变贵,只有炸酱面不会。"多如牛毛的规定,逼得许多华侨只能离开韩国讨生活。也因为如此,韩国很难找到像外国一样大规模的唐人街。这些事情也能让我们一窥韩国政府的封闭性。

  虽然没像韩国这么夸张,但各国几乎都有采取一些对华侨不利的措施。东南亚华侨以往可以靠房地产致富,但现在都不太从事规定严格的农业。这是因为大部分国家都禁止华侨拥有土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