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借力生财的学问(8)

看故事学理财 作者:邹华英 著


就在外人左思右想的时候,谜底终于揭晓:原来郑裕彤宣布的开工日期恰恰是英国女王来访的同一天。

郑裕彤竟敢拿自己的开工奠基仪式与英国女王的来访争锋,这老头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吧?人们纷纷议论。

众所周知,女王来访在香港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香港当时还未回归中国,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女王是英国的最高元首,访问香港机会难得。更何况这次来访的时间,是在中国和英国已经就香港1997年7月回归中国达成协议之后。所以,这次出访,肯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热点。届时,英国的媒体、电台、报纸的大批记者将会蜂拥而至,其他国家的记者也会踊跃采访报道,新闻热点肯定会被吸引到这边来。单单选取这么一个时间来开工,同女王并驾齐驱,这本身就已经惊世骇俗了。

当有人问郑裕彤开工的事时,他只是笑而不答。

郑裕彤对外界的种种传言与猜测置若罔闻,镇定地指挥手下加紧做开工奠基的准备工作。

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奠基的日子到来了。这一天,天气晴朗,郑裕彤的职工们个个身穿礼服,精神焕发。奠基现场呈现一派隆重、热烈的气氛。

可是,英国女王这时已经莅临香港,香港政府的官员都去迎接女王了。新闻界记者们也都去了,全香港所有人士的目光都聚集在英国女王的身上,除了郑裕彤之外,没有任何人对这块尚未开发的地方感兴趣。

奠基仪式开始了。这时,最后的谜底才向世人揭晓: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来参加奠基仪式了,她亲自用铁锹为中心铲下了第一锹土。

在场人士无不欢呼雀跃,人们纷纷向英国女王投去尊敬的一瞥。如同蜂拥一般追随女王而来的各路记者,纷纷用摄像机摄下了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广播听众和报刊读者一时间都知道了女王的行为,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郑裕彤从此名声大振。

这是一则不知多少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广告,不知多少人想做而又没能做成的广告。而郑裕彤却做了,还做得那么漂亮。

由此可见,巧借贵人的“光”照亮自己,能使自己的事业一路攀升,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36“借”话

1994年,曾主演过《佐罗》的风靡世界的法国电影明星阿兰·德隆首次到日本访问,这件事立即引起了日本洛腾口香糖公司的注意。此时,“洛腾口香糖”正值销售疲软、资金周转不灵的时期。公司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吸引一下日本公众对“洛腾口香糖”的注意力。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八方活动,终于邀请阿兰·德隆来厂参观。这一天,全厂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公司的首脑人物站在厂门口列队欢迎阿兰·德隆。同时,公司还有五六个怀揣微型录音机的职员充接待人员,寸步不离阿兰·德隆左右,专职的录像师早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参观的全过程都拍摄下来。

阿兰·德隆在参观完配料车间、压制车间后,来到包装车间。在车间里,阿兰·德隆尝了一块巧克力口香糖,随口说了一句:“我没想到日本也有这样棒的巧克力口香糖……”这出于客套的一句话却被欣喜万分的陪同职员录了下来,公司领导如获珍宝,欣喜万分。

从当天晚上开始,电视上天天出现一则很惹人注意的广告:阿兰·德隆笑眯眯地尝了一块巧克力口香糖,嚼着说道:“我没想到日本也有这么棒的巧克力口香糖……”这则广告立即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日本成千上万阿兰·德隆的影迷,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购买这种巧克力口香糖。很快,所有商店的“洛腾口香糖”都脱销了,库存一扫而光。

借势就是借助某种氛围、某种趋势或某种外力,顺风扬帆,顺路搭车,实现自己的计划;或借冕生誉,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以致美名远扬。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善于“借势”,才能事半功倍,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同的自然、客观环境会提供不同的有利条件。无论城市、乡村、沿海、内地,均有可利用的条件,只要看准时机,巧妙借势,均能成功。

37总统“卖书”

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意与他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作广告:“现有总统喜欢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