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3)

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 作者:黄孟复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大会。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5月8日,在《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一文的批语中,毛泽东使用了“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10年赶上美国的提法。6月6日,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报告说,华北地区钢的生产能力,一九五九年底达到八百万吨是可能的。毛泽东将这个报告批给邓小平时写道:“1962年,可产6000万吨钢。”6月7日,他对此进行批示,写道:“只要1962年达到6000万吨钢,超过美国就不难了。” 

6月16日,国家“二五”计划要点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将赶上美国的时间又提前了五年。6月17日,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说,195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除电力外,都将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毛泽东将这个报告批给军委扩大会议时,改成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两年超过英国》。在这种气氛下,毛泽东对经济形势的估计越来越乐观,做出了钢产量翻一番的重大决策,即从一九五七年的535万吨增加到一九五八年的1100万吨。隔了仅仅两天,6月21日,冶金部党组的报告说,华东协作区会议规划1959年华东地区(不包括山东)钢的生产能力为八百万吨,这样全国明年钢的产量可以超过三千万吨,而1962年的生产水平则可能达到八九千万吨以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