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4)

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 作者:黄孟复


到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一九五九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定》,明确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在1959年就将超过英国;并再次将国民经济计划向上拔高,钢产量达到2700万吨,粮食达到8000亿斤到10000亿斤;1960年钢铁产量达到5000万吨,粮食达到13000亿斤;1962年钢产量达到8000万吨至1亿吨,粮食达到15000亿斤或者更多;还正式决定当年钢产量比上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1958年夏天,农业系统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口号。6月8日,报纸率先报道河南省遂平县放出亩产小麦2105斤的“卫星”,6月26日,又报道了江西贵溪县水稻亩产2340斤的“卫星”。随后,“卫星”越放越大。7月23日,人民日报以“东风压倒西风”为题,报道1958年夏季粮食作物生产空前丰收的情况:总产量达到1010亿斤,比去年增产69%,小麦总产量达689亿斤,比去年增产68%,超过美国40多亿斤,跃居世界第一位。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赴山东寿张县调查组的一封信,题目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工业上,为了在剩下的四个月中完成当年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的任务,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9月14日新华社报道:2000万大军为1070万吨钢日夜奋战;9月15日,新华社报道:河南省鲁山县1300多座炼铁炉全部炼铁,8月28日达到日产铁1068吨的惊人纪录。10月,冶金部先后在天津和河南商城县召开全国地方土法炼钢现场促进会,介绍土法炼钢方法,宣传炼钢除了采用“大、洋、群”(主要作业采用机械化方法生产的大中型企业的群众运动),也要搞小(小转炉、小平炉)、土(土铁炼钢)、群(群众运动)。到这年年底,钢的产量达到1108万吨,而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