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度创新:家有家法,铺有铺规

话说晋商 作者:张正明


晋商非常重视商号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完善的行业规范与经营准则。晋商有谚称:“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其内容包括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有的商号订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如光绪十年(1884)大德通票号号规有这样一些规定和禁令:

在各分号互相之间,规定虽以结账盈亏定功过,但也要具体分析,如果本处获利,别的分号未受其害者,可以为功;如果只顾本处获利,不顾其他分号利益,甚至造成损害者,则另当别论。

在业务经营上。规定买空卖空,大干号禁,倘有犯者,立刻出号。强调生意之中,以通有无、权贵贱为经营方针。

对于工作人员,规定凡分号经理,务须尽心号事,不得懈怠偷安,恣意奢华;凡一般工作人员,强调和衷为贵,职务高者,对下要宽容爱护,慎勿偏袒;职务低者,也应体量自重,不得放肆。

严禁陋习。规定不论何人,吃食鸦片,均干号禁。前已染此弊者,责令悔改,今后再有犯其病者,依号规分别处理。各分号难免有赌钱之风,今后不管平时过节,铺里铺外,老少人等,一概不准,犯者出号。游猖戏局者,虽是偶蹈覆辙,亦须及早结出,刻不容缓,严行禁之。

当然,不是所有晋商票号都订立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如大盛魁商号的组织系统十分庞大而复杂,它的协调运转,靠的是历任老掌柜们传下来的格言和长期形成的一套传统的号规和习惯。这一套不成文的传统的号规和习惯,对于它企业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学者访问研究,其号规和惯例主要有:

1.对全号人员的号规和惯例:

号内人员,一律不准携带家眷;号内人员不得长支短欠;号内财物不得挪用;号章得用于作保号内人员、不得兼营任何其他业务;禁止嫖娼赌博和吸食鸦片;不接待个人亲属朋友;号内人员,非因号事不得到上号串门;号内人员,在回家休假期间,不得到“财东”和掌柜家里闲坐;号内人员,不得向“财东”和掌柜送礼;号内人员,如有婚丧喜庆由号内送礼,人员之间不得互相送礼;号内人员之间不得互相借钱;不得在外惹是生非;人员如有过失,不得互相推诿,不许欺瞒包庇。号内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立即开除出号,即:打架斗殴者,挑拨是非者,结伙营私者,不听指挥调动者。

2.对财东和从业人员的号规和惯例

财东方面:财东只能在结账时期,行使他的权力,平时不得在号内食宿、借钱和指使号内人员为他们办事,并不得保荐学徒或干涉号内用人事宜;经理对外代表大盛魁,财东不得用大盛魁名义在外活动;财东代表只在结账会议上行使其所代表的财东们的权利,对外不代表大盛魁,也不代表各财东。

从业人员方面:经理和所有顶身股的大小掌柜,都必须是本号学徒出身,概不从外号聘请;入号的学徒,除年龄、体格和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条件外,还必须是未曾在其他商号当过学徒者;学徒被开除后,不得再回本号;从业人员不得在营业所在地结婚;从业人员不得同蒙古妇女结婚;充任经理的条件,必须是曾经领导过房子、坐过庄或坐过场的,而且是曾经经理过前、后营分庄庄事的高级人员;学徒入号的头十年内,除在归化城总号学习三年做生意的一般知识外,还必须在前营柜和后营柜各学习三年,首先学会蒙古语言和当地生活习惯,然后学习做蒙古生意的方法,在这个时间内,必须记熟营路的路线和宿息地点;前、后营柜,是以说蒙语为主,说汉语为辅的(对拉骆驼的、放场的、赶马的和赶羊的工人,以及各手工业作坊的工人不做同样的要求)。学徒的待遇,每月发工资银一两。学徒入号后,必须在号内学满十年,才许第一次回家探亲四个月,第二次缩短为六年,第三次缩短为三年,以后每三年回家探亲一次;总算号伙们一生回家的时间,少得惊人。假若一个号伙从17岁入号到60岁退休,在这43年中总共回家11次,在家仅住44个月,无怪人们说,大盛魁的掌柜没儿女的多,买儿女的多;又说,大盛魁的掌柜,都是子女少,而溺婴和堕胎的事情却很多。相传大盛魁经理王廷相,在未当经理的时候,其妻产一私生子,王的母亲暗将溺死的婴儿腌在罐内,等王廷相回家后,他的母亲就拿出这个证据,让王处理。

上述这些号规和惯例,不过是大盛魁全部规章和惯例中的几条。但仅从这几条,就可以看出它为了取得更多的高额利润,从培养学徒、积累资金、巩固组织和发展营业等各方面,都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晋商的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一丝不苟,奖罚分明,无论经理、伙计、学徒,均须遵守,从而使商号的日常活动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商号内部作奸犯科、损害商号利益的行为很少发生,如有违犯者,也严惩不贷。日升昌天津票号掌柜冀体谦就曾因贪色丢掉了饭碗。冀体谦也算日升昌票号里的资深掌柜。天津一巨商看到冀体谦单身在外,生活单调又清苦,重金买下一位年轻美貌的青楼女子送给他为妾。冀体谦知道此事违背号规,但总觉得自己在日升昌是老资格,贡献大,应该享受享受。然而日升昌总号知晓此事后,为了严明纪律、整肃号规,还是断然将他开除出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