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经济低潮其实离你很近(3)

营销突围策略 作者:丁兴良


3 人才成本越来越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产业创新的关键,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就是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制造创新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制造创新队伍。

如果看报道,可以发现已经有不少企业裁员,实现自保。如果不裁减职工,那么企业的利润将更加微薄,甚至亏损倒闭。我国大多数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性企业,利润很低。有的公司采取无奈的措施:准备购买先进的设备,据说一台设备可以顶替20名员工。我们认为,那些公司其实并不是想裁掉20人,人才很重要,但是在巨大压力下,企业也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除个别的精英人才外,很多企业也都开始采取裁员措施。再加上员工要求的薪资不断提高,企业对于该岗位的评估与员工所提出的薪资并不相符。

上海XY公司遭遇寒流,裁员风波正式上演

上海XY公司是一家从事仪器、仪表生产和销售的工业品企业,在我国,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家企业。从2001年开始,XY公司一直处于加速运转状态,仅深圳和无锡两个厂区,就聚集了10万多名工人。2007年下半年,深圳厂区首先出现了异常的波动现象。

深圳厂区主要是生产仪表,但2007年下半年过后,新订单并不如预期那样继续增长,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通过停止招工和人员的自然淘汰,逐步缩减工人的数量。该厂区正是XY公司2005年扩张最猛烈时开建的。

2008年年初,XY公司7大事业群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收到了该公司老总签署的警示手谕。在这份手谕中,直言“风暴已经来袭”。他要求旗下各事业群在开源方面做到选对客户、选对产品,加强市场营销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更重要的是,他特别要求各事业群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严格执行节流策略,即人力冻结、扩厂冻结、提升效率、加强训练、改善提案,共节省费用20%。最后,将实行裁员节流的整合方法。决定裁员4万人,还将节流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季度: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一年内完成20%的节流,每个季度降低费用5%。

从XY公司的裁员和节流风暴来看,我们首先肯定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从2001年开始,XY公司的加速运转并不是正常的行为。企业发展得越快,意味着风险也就越大。在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之前,我们并不建议企业立即加速发展。企业应该根据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如何去做。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控制,在面对稍微大一点的经济环境动荡时,结果往往与XY公司裁员、节流风暴的下场一样。五、制造业的压力

经历了多年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中国经济,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突然处于经济发展偏快与物价指数涨幅过大的夹缝中,2008年2月通货膨胀指数甚至创下了10多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美国次贷危机仍在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原油价格攀升到令人咋舌的高度,全球粮食价格更是成倍上涨……这些都直接给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造成制造业面临众多的压力,导致制造业冬天的到来,是企业自身的原因,是上天的捉弄,还是历史的必然性?

在我们看来,制造业的冬天不仅是我国企业的困难,更是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大洗牌,是中国开始走向强国的时机,是国家、企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要突破一些新的瓶颈才能继续向世界强国靠拢,这是势不可挡的阶段。其实与人类适合自然环境的变化的道理一样。每一次环境的变化,我们都要适应并且驾驭它。制造业的冬天到来,有利也有弊。如果企业能够度过冬天,我想,阳光灿烂的春天一定在等着它们。

但这一次冬天洗牌的结果是什么?那些不顾质量,偷工减料的企业还能存活多久?

为什么冬天来了?是因为我们走向标准正规化的时候到了。

为什么冬天来了?是因为我们要升级创新的时候到了。

为什么冬天来了?是因为我们要走向富强的时候到了。

我们不需要悲哀,而是要勇于挑战困难,这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公平的挑战。只有稳扎稳打,转危为安,只有赢得明天,才能成为乱世中真正的英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