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股市的四大从众效应(6)

炒股就是炒心理 作者:付刚


在金融消费升级,投资股票的需求大爆发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的能量出现井喷。新资金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极易形成羊群效应,一旦大盘因某种因素再度出现盘中跳水,极有可能产生恐慌心理并产生连锁反应。散户与机构资金的比重一旦失衡,波动性就会加大。新股民进入A股市场带来大量新增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大波动,每一轮行情涨到一个程度,都会引来大量新的个人投资者,而这部分个人投资者具有极强的羊群效应,缺乏机构资金特有的理性,追涨杀跌是这批资金的特质。历来行情显示,个人投资者渐成势力之时,也是大盘宽幅震荡之际,市场调整的压力可能越来越大。因此股指的大幅波动会成为市场常态。

炒股要克服羊群效应

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这一情况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做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

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地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地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因此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其实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不过,由于大多数投资人存在“羊群效应”的心理,当大家都不看好时,即使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会无人问津;而等到市场热度增高,投资人才争先恐后地进场抢购,一旦市场稍有调整,大家又会一窝蜂地杀出,这似乎是大多数投资人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