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养老的钱从哪里来(第八节)

30年后谁养你 作者:孙绍林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30年后,养老金体系的原始资金来源,是否会比现在减少。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3年至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会开始下滑。而按照现有的规则,社保基金的保险金来源,主要就是这些劳动年龄人口。通俗地说,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年轻人出钱,养现在的老年人”。

如下表所示,这种养老金支付方式现在可以持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连第一次出生高峰的人,也刚刚开始进入领取养老金时期;后两次出生高峰的人,都还作为劳动年龄人口,为这个养老金体系进行“资金输血”。

几乎可以说,目前的状态,是后两次出生高峰的人,开始养第一次出生高峰的老人。但是,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变,30年后,会导致“非出生高峰的劳动年龄人口,出钱养后两次出生高峰的老人”的局面!虽然2007、2008年出现了“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生育热潮,但那充其量只是一次短时间的小的生育高峰。

养老金体系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压力区别之大,已经一目了然!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中国何时放开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允许更多家庭生第二个孩子。从养老金的原始资金来源上说,即便现在就放开生育政策,等这一代新增的孩子最初开始缴纳社会保险金,为社保基金提供增量,也是差不多三十年之后的事了。到2010年,我们还看不出这方面政策有大力度改变的迹象。

——第四个影响因素是,政府会采取何种方式、以多大力度使社保基金实现大幅增值,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养老人口的压力。

早在2005年,世界银行就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金窗体顶端

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一个参照系是欧洲。

2010年,有媒体援引来自欧盟的统计数据:到21世纪中期,欧盟国家的退休人口将比现在翻两番,这意味着,“4养1”的比例将变为“2养1”。这一态势就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面临压力的参照。有媒体披露,许多欧洲国家纷纷计划把退休年龄延后,某岛国甚至可能延后到68岁,如果得以实施,这就要破世界纪录了。而欧盟内部已经出现了把退休年龄延至70岁的声音。那么,假如中国在未来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2到65岁,我们可以不用感到奇怪。

在以上四个影响因素中,前两个因素的变数不大,第三个因素要看政策变化的时间和内容。那么,对30年后的养老金支付能力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第四个因素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有很高的期待,但在成为事实之前,它只是一个未知的期待。

作为个人,对于养老,除了相信政府的智慧,更多的,也是最可控的,就是自己开动脑筋,现在就开始制定和实施持续的理财计划,为未来的生活准备充足的资金。

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中国养老金体系中,是上述“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为叙述完整起见,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