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百姓:咱幸福吗(6)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一场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坚决而痛苦的人口控制,自此在中国大地上展开。对于30年前的那一代中国人来说,他们内心的生育传统与国家前途纠结在一起――生与不生,已经不再是个人的选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中国政府来说是艰难而痛苦的选择。而为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以及子孙后代,又必须这么做。一代人为此做出了牺牲,很多人甚至丢掉了工作或者走上手术台,中国所有的妇女都把生孩子的年龄向后推迟了3年甚至更多。

中国在人口控制方面的努力,使中国的人口钟慢了下来,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人口到达50亿的时间推迟了2年,使亚洲达到30亿人口的时间推迟了3年,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推迟了至少4年。中国,改变了世界人口的格局。

然而,计划生育不仅有荣光,也备受质疑。

2009年“两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交提案,指出计划生育弊端凸显,生育政策调整异常紧迫、刻不容缓,主张在2010年逐步推动“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新政策。事实上, 2007年,叶廷芳等29名全国政协委员就曾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国家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专家学者纷纷谏言,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年后,随之显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年轻剩余劳动力短缺导致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造成“未富先老”的社会困局,性别失衡带来的婚配困难等。

生还是不生?二胎能不能放宽,人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马寅初所信奉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中“人口增长必然带来生态恶化、资源危机”的核心观点,正是当初支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而几十年后,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质疑成为了这次计生政策论战的导火索。

嘉宾李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口爆炸》的作者说了一句话,有人说地球能够养活400亿人,他说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是对的,但是把地球变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人类饲养场,能赋予什么目的呢?我想我们中国还是要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全国基本在80年代就达到一个基本共识,就是7亿人口左右比较适度。现在根本没有到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的时机,我们人口零增长的时候再考虑也不迟,人口零增长还要至少到2030~2035年。

如果人类不能自我控制自己,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一对爹妈生六个孩子,六个人每个人再生六个,它不是几何级数吗?人口增长赶不上国民收入,很多国家GNP在下降,所以就会饥饿,最后人民就饿死、饥荒。我们13亿人将来再进入汽车时代,世界能源、环境等,那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不要忘了中国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像一些穷山恶水之地,有些地方一天时间平均要有半天出去搞水吃。所以这些地方我们就应该把它撤出来。

要支撑起13亿人的衣食住行,是个庞大而又艰难的系统工程。而13亿这个数字并不是静止的。在短短4秒钟里,中国就又有一个孩子出生了。13亿,无论是对于中国的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有些学者并不认为控制人口的症结在于人口过多对能源的消耗,真正的症结在于人口是否能得到有序的管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