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赌钱"与"赌命"(5)

短线赌钱与长线赌命 作者:何之


假如我们置身于郁金香狂潮的那个年代

我在前面谈到了荷兰“郁金香狂潮”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我们分析过了(作为炒作对象,在炒作过程中,那个洋葱头一样的东西本身没有任何变化),这里我要说说它的第二个要点: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在短短时间里被炒到了高得离谱的天上,比如一个名贵品种的球茎可以卖到10000美元。

我们来假设一下,假如我们正置身于那个疯狂的年代,具体来讲,是在17世纪初叶,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刚刚卖到100美元——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先来设想一下巴菲特会怎么样。

按照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他关心两个问题是:一家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少?能够以相对其价值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股票吗?所谓“价值投资”,其出发点是如何投资,与投机无干。巴菲特本人对投机行为是不屑一顾的。

此时此刻,如果不出意外,巴菲特显然会不辞劳苦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考察那洋葱头一样的玩意儿的“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其考察的结果让他一开始就决定放弃:那玩意儿的“内在价值”充其量也就几美分或者几十美分,怎么会卖到100美元呢?市场已经严重高估了,不能介入!

是的,巴菲特将拒绝参与。他一定会拒绝的,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纳斯达克市场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也曾经有过一段近乎疯狂的上涨行情,大量处于亏损状况的互联网企业的股票扶摇直上、一飞冲天,巴菲特当时置身于那样的市场上,他就是拒绝了的。

但是,我们可以拒绝吗?要知道,在那场游戏(哪怕都知道是疯狂的游戏)当中,从100美元到后来的10000美元之间还有那么巨大的利润空间、蕴涵了巨大的潜在财富——而且,那场游戏还持续了40多年!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所谓的“理智选择”就是袖手旁观、忍受40多年的心理煎熬、从青年时代就恶狠狠地盼望着“价值回归”、最后终于在老态龙钟的时候幸灾乐祸地看着那破玩意儿重新一文不值了?——想想看,这未必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吧!

对巴菲特而言,很多事情是可以放弃的,譬如可以不参与“网络泡沫”,可以不眼红网络新贵们象火箭一样上升的财富,要知道,那是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钱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去买亏损巨大的网络公司的股票,他去嘲笑那些“光着屁股游泳”的人——从道理上讲他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倒很象中国古代的一个皇帝,大臣向他反映说老百姓没饭吃了,那皇帝很奇怪:“没有饭吃,他们怎么不吃肉呢?”——没办法,每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彼此当然难以理解。

但是,普通人就不一样了,我可不可以问一句:假如咱本来就“光着屁股”却又想要去“游泳”,那又怎么办呢?

当然,普通人也可以不参与,完全远离投资或投机领域,选择一些平淡又安稳的事情,然后,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当然是一种选择(而且,很可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这已经是另一个问题了——另一个关于人生观、幸福观的问题了。而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既然要追求财富,既然要参与到追求财富的游戏当中(“价值投资”也是为了追求财富),那么,试想一下,你曾经有机会在100美元买到郁金香球茎或在10美元买到亚马逊却又因为“价值投资”而放弃了,当后来那一切轰轰烈烈地发生的时候,你会不会感到痛惜?能不能一辈子忍住不对别人说:“当初啊!唉……”?据我看,把《大话西游》里的一段经典台词稍微修改一下,也许会成为众人的一个大致相同的感叹方式:

“曾经有一个发财的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买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朵郁金香说五个字:你真的很值。如果非要给这次买进加一个时限,我希望是……当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