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货币的国际化(1)

世界的人民币 作者:孙兆东


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曾说过: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中,总有一些关键因素在预示着体系的发展变化方向,而这在演进过程中往往是不清晰的,被人忽视的。例如,美元替代英镑的势头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但事实上的替代却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货币的黄金基础不足以支持世界经济的增长这个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显现,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牙买加会议才确定黄金非货币化。

货币国际化,是某一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有人更形象地比喻货币国际化就像“打白条”,只不过要想让其他国家都对“白条”趋之若鹜并不容易,历史证明,这需要依赖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建立起来的“国家信用”才能做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元国际化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推进、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货币国际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或者是该货币的分数或倍数被其他地区模仿时,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国际交换媒介,不同货币区之间的贸易只能以不同国家的货币执行。如果交易商有许多需要不同货币的交易,他就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各种现金,携带成本很大。而私人交易者会以最适当的主要的货币来从事交易,以节约携带成本,并使由于汇率浮动而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最小化。

蒙代尔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货币政策的稳定,没有管制,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货币本身的还原价值。他认为货币作为公共物品,具有内在规模、范围经济,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越强。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关于货币国际化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很早就作过分析。以美元为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着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清偿力,但这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此即所谓的“特里芬两难”。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关键货币不仅面临“特里芬两难”,而且美元的国际作用减少了美国执行独立货币政策以及运用货币贬值政策的能力。在通过讨价还价机制把价格引入货币搜寻模型、分析货币购买力问题之后,他们发现,国际货币在国内比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并且它比非国际货币在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