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玫瑰和面包的嫁接——生意的特色何来(7)

玫瑰面包营销学:妙趣横生的开店妙计 作者:邢群麟


事实上,“福记西服”的价钱并不便宜,式样也不算新潮。在大家眼里,牛老板人固然和蔼,做生意却总有点怪怪的。

譬如有人自己拿布料上门,请牛老板剪裁,料子太差的,牛老板一定拒收;顾客要求特别的花样,牛老板也一般会拒绝。就因为这样,推出去的生意还真不少。更怪的是,每个“福记西服”的员工,都跟牛老板有同样的坚持,甚至出去开了分店,仍然秉持牛老板的原则。据说,牛老板有一件非常珍贵的“镇店之宝”,让看过的人都成了“怪原则”的忠实信徒。

其实那件“镇店之宝”只是一件西服上装。“这是我早年在××城开业时做的。”牛老板总是指着那件西服说,“有一天来了一位顾客,拿着料子,要我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说:‘这料子太差了,只怕不值得吧?’顾客回答:‘你只管赚工钱就成了,管什么料子?’我心想也对,就接了。”牛老板解开那件西服的扣子,叹口气,“接着,那顾客又要我把扣子和扣眼缝成不一样高。我笑说,‘那不是太滑稽了吗?’顾客还是那句话:‘你照做,只管赚工钱就成了!’我再想,只要他给钱,有什么问题呢?就答应了。”

牛老板继续讲故事,语气却更加低沉,“没多久,对门开了一家西服店把我的生意全抢了。只要有客人去,那店老板就会拿出一件西服给他看,让对方摸摸布料,看看扣子,再翻翻领子里钉的商标,那是我的商标啊!”

停了半晌,牛老板举起手上的西装:“我不得不关门大吉了。临走,我到对面那家店,拜访了他们老板,正是来我这儿做西装的那个客人。我说:‘我要走了,再也不回××城混了,唯一的请求是,能不能允许我买回自己做的那件西装?’他给了,就是我现在手里这件。末了,他对我说:‘年轻人,钱固然重要,原则却更重要啊!’”

几十年来,这件西服一直挂在“福记”的柜子里,每个店员打开柜门拿东西时都能看到。

牛老板因为吃过一次大亏,所以终生记着一个教训:原则比钱重要。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最终却砸了长远的招牌。店铺虽小,也要有品牌意识。牛老板吃亏之后,一直坚守“福记”的独特经营原则,不做劣等料子,不做特别花样。虽然推掉了一些生意,但是渐渐地,“福记”良好的名声传播开去,自然不愁客源。

在企业营销中,大多数的企业已经达成共识,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品牌经营。因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比较的就是品牌。事实上,小店经营中也是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