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由市场如何运行

清算谎言经济学 作者:(美)托马斯·伍兹


经济学家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贡献是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周期理论。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经济学家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经济周期。哈耶克创造性地发展了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提出的一个经济理论,找到了中央银行是经历盛衰循环的根源。对于美国来说,美联储充当了经济保护者的角色,也是经济周期发生的根源。我们在第六章会详细介绍美联储以及它的运营方式。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美联储是1913年联邦储备条例发布后于1914年建立的一个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货币的发行,影响利率的上下波动。

当涉及整体经济问题时,不妨试着从货币供应方面找根源。正如莱昂内尔·罗宾斯在1934年出版的《大萧条》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货币充斥于市场的各个角落。他说道:“一下子就扰乱了很多经济领域运行的难道不是货币的原因吗?”

尤其当问题出在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干预时,我们更应该从货币上找原因。利率好比是价格,借入资本或借贷资本好比是商品,你必须付钱才能借入资金。当你往储蓄账户存钱或者购买债券的时候,你就变成了贷方,此时你挣得的利率就是你花钱得来的补偿。

对所有商品来说,可贷资金的供应会上下浮动,相对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上下浮动。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如果家家都在存钱或者越来越多的银行可提供贷款,那么借贷者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贷款,这时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贷款的人变多或者可贷资金缺乏,利率就会上升。

这就是自由市场的规律,即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事实证明它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让我们来看看存款数量上升、可贷资金增加时,利率下降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利率低的时候适合开展长期项目,这样就比利率高时要划算得多。企业逢低利率的时候常常会着手一些能够增加未来生产资本的项目,例如改良和增购现存设施、扩建厂房或者增加新的资本设备。

从储蓄者的角度来看,储蓄行为增加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少。企业可以伺机进行需要耗费时间的投资计划,以便为将来做足准备,而不是进行现产现卖的活动。

另外,如果现在民众消费需求增加,他们就会减少储蓄,这个时候由于利率增加,企业就不适合再进行长期投资计划。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正是企业进行现产现卖交易的最佳时机。

以上的论述意在说明利率会适时协调生产。它保证了市场的兼容性,不管民众现在的消费需求如何,企业只要做好资源分配调整,配合大众的消费需求,就可以在市场上立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