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联储插足之后……

清算谎言经济学 作者:(美)托马斯·伍兹


只有当利率能够随着供求关系自由上下浮动时,它才可以行使这种协调功能。如果美联储人为操纵利率,那它的功能就会失调。

我们通过后来发生的事不难看出,美联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操纵利率,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上下浮动。假如美联储调低利率,以自由市场的观点来看,利率降低是由于大众储蓄行为增加,但是美联储人为将其调低的话,利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消费需求和经济状况。大众并没有增加储蓄,也没有意愿减少当前的消费需求。人为调低利率误导了投资者,他们做出投资决定后显示出赢利的假象,因为在正常状况下可能是非赢利的结果。用这一观点来看整体的经济状况就会发现,人们制订了不合理的投资计划,投资活动被扭曲了。美联储的廉价信用政策误导了企业,让他们认为现在是进行长期型投资的好时机。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大众想要延迟消费,也没有可供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的空余资金。Roger Garrison指出:“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直接将可持续的储蓄诱导增长和不可持续的信贷诱导增长拿来比较,以说明问题。个人储蓄的增加和中央银行的信贷扩张都可带动市场进程,而且二者经济资本结构最初的分配效应很相似。但是二者带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储蓄带来真正的增长,而信贷扩张带来盛衰循环。”就算其中一些投资行为可以进行,由于大众的储蓄量相对较低,当企业想要兑现长期投资时就会发现根本不可能。

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行为使市场发生错位,利率适时调节生产的功能也被扰乱了。在不久的将来期待收益回报的长期型投资被鼓励了,但是当前大众却丝毫没有紧缩消费的意愿。消费者没有选择储蓄并为高阶生产释放资金。什么叫做消费者为高阶生产“释放”资金呢?将你的收入看作是你提供劳动或者生产商品的补偿,你越少让这些资金进入市场,越少购买商品,你存的就越多,“存款仓库”中可供投资者利用的资金就越多。相反的,低利率促使大众减少了储蓄,增加消费,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不断地追加投资资金。消费者和投资者在向相反的方向同时用力,资源分配就会变得极不合理,长期型投资就无法得到维持。

当公司想要进一步深化长期投资计划时会发现他们需要的资源根本不够,比如劳动力、原材料和替换资源(这些被经济学家称为补充生产要素,complementary factors of production)。“存款仓库”比投资者想象的要小得多,所以补充生产要素当然就比预期的要匮乏得多,劳动力等资源也要比预期的贵,整体的经济成本就会增加。这些企业需要贷更多的款以补足超出预期的投入资金。最终,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人们面前:一些投资计划不得不终止。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让所有的企业完成投资计划,然而人为的低利率却误导了投资者。

换句话说,经济只能够一次支撑一定数量的长期投资行为。利率限制了进入市场的长期型投资活动的数量,以免“存款仓库”提供不出足够的资金使企业完成投资。一旦人为调低利率,提供贷款的机会就会增加,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但是人为低利率并不能为这些投资行为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投资跟在自由市场下进行的投资完全不同。米塞斯曾举过一个在人为低利率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一个房地产商错误估计可用资源(比如盖房用砖)的例子。如果他知道实际砖块的供应量的话,他绝对不会建造一个规模和比例超出资源提供范围的房子。而且以他现有的可利用砖块的数量也绝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程。越早意识到这一问题,他就能越早做出调整,就不至于浪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他在工程的最后阶段才发现这一问题,那整个工程就毁了,他和整个社会都会因这一不当投资而承担巨大的损失。

中央银行人为调低利率会使经济在短期内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股票会暴涨,房地产业也会迅速成长,新的建筑物会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企业都在拓展业务,人们也在享受着高质量的生活。但是繁荣的景象就如同昙花一现,残酷的现实最终摆在了人们面前。慢慢地,人们会发现有些投资根本无法继续,只能半途而废,而他们所利用的资源都会部分、甚至全部浪费掉。 “一旦价格开始上升就需要增加信贷以阻止更大的灾难发生,但最终灾难不可避免,看一下战后的通货膨胀就知道了。灾难一旦爆发,清算行为开始更猛烈地反扑,股票交易也会崩溃,资本商品生产领域的生产减慢,繁荣就走到了尽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