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细心:细微之处,方彰显价值(3)

销售贵在有心 作者:唐崇健


【故事】

王大妈到楼下的菜市场买水果,先来到甲商贩的水果摊前,问道:“你的李子怎么样?”

甲商贩回答:“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

王大妈听完后摇了摇头,走向了乙商贩,问:“你的李子好吃吗?”

乙商贩回答:“我这里的李子有好多个品种,大的、小的、国产的和进口的。不知您想要什么样的李子?”

“我要买酸一点的。”

“我这篮李子又酸又大,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

“来1斤吧。”王大妈买完李子,继续在菜市场中逛。

这时,王大妈又看到丙商贩的水果摊也有李子,而且个个又大又圆,十分抢眼,便问丙商贩:“你的李子多少钱1斤?”

“大妈,您要哪种李子?”

“我要酸一点的。”

“一般人买李子都挑又大又甜的买,您为什么要买酸的李子呢?”

“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的。”

“大妈,您儿媳妇真有福气,有您这么体贴的婆婆。她想吃酸的,也许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您要多少李子?”

“再来1斤吧。”王大妈被丙商贩说得很高兴,便又买了1斤李子。

丙商贩边称李子边问王大妈:“大妈,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

“不知道。”

“维生素是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的营养。您知道哪种水果中含维生素最丰富吗?”

“不清楚。”

“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

“真的吗?那好,我就再来1斤猕猴桃。”

“您人真好,谁遇到您这样的婆婆,是她的福气。”

丙商贩在给老太太称猕猴桃的时候,嘴也没闲着。“我每天都在这儿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批发市场找新鲜的批发来的。您儿媳妇要是吃好了,您再来。”

“行。”王大妈被丙商贩夸得十分高兴,一边付账一边应承着。

甲、乙、丙三个小商贩的销售结果完全不同:甲没有卖出李子,原因是他围绕着自己的产品销售,没有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销售;乙挖掘出了一些客户需求,卖出了李子;丙知道王大妈买李子的原因是为了自己怀孕的儿媳妇,不仅卖出了李子,还卖出了猕猴桃。

王大妈买李子是为了给怀孕的儿媳妇吃,俗话说“酸儿辣女”,王大妈当然希望儿媳妇能生出一个大胖孙子。所以,王大妈既是给儿媳妇补充营养,也是借机与儿媳妇处好关系。如果王大妈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她肯定会考虑的。因此,采购只是达到客户目的的手段。丙挖掘到大妈的需求后,便提出新的建议,“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这一提议一下子吸引住了大妈,所以丙就卖出了更多的水果。

需求是有层次的。虽然三个小商贩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客户的需求,但挖掘的深入程度不同,最后的销售结果也就不同。

创造缘分,促成成交

缘分实际上就是一种巧合。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因此也就不会经常产生所谓的缘分。所以,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不能指望缘分从天而降,没有缘分就应该设法创造缘分。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中国人的血液内自古以来就流淌着“缘分”的情结。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这种情节被唤起或被激活,就会爆发无穷的力量。因此,把握缘分甚至创造缘分可以用来拓展人际关系,加深沟通,促成成交。

受上千年佛教文化的熏陶,中国人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更相信缘分。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中国人都相信缘分的存在,而其中三成人更是相信命中注定。如“有缘千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无缘对面不相逢”等,说的都是“缘分”的神奇。缘分甚至不受前世今生、时间空间的限制。

缘分实际上就是一种巧合。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因此也就不会经常产生所谓的缘分。所以,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不能指望缘分从天而降,没有缘分就应该设法创造缘分。

前段时间,一位销售人员对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创造缘分的经典案例。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客户的老总,这位老总很忙,对他只是礼节性地短暂接待,未有长谈机会。从谈话中,他偶然得知这位老总下午要乘飞机去北京。于是这位销售人员灵机一动,便问这位老总是下午几点的航班。这位老总说是三点。他便大呼巧合:“太巧了,我也要去北京,航班也是三点,真是有缘啊!”老总说:“那就同行吧。”销售人员窃喜,赶紧补买了三点的机票。他只花了一张机票的钱,就创造了一次与客户接触、沟通感情的难得机会。最后,促成了成交,而且这种成交的成本是很低的。

缘分有很多种,亲缘、情缘、人缘、同学缘、同事缘,还有上面所提到的同行缘,其实我们真的是生活在缘分构筑的天空下。有些缘分是上天安排的,更多的缘分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的,所以要做一个有心人,创造更多的缘分,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