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人们回顾2010年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高盛在这一年引起的喧嚣。
实际上,没有任何事情比丑闻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当丑闻和一家颇负盛名的百年老店联系起来的时候,常常会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一般,引发经久不衰的讨论,以及绵长、痛苦且充满矛盾的思考。
而这一年,高盛,恰恰就是这枚石子,激起无限涟漪。
从年初开始,负面新闻便开始缠上这家公司。当华尔街的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各自舔舐伤口时,纽约百老汇大街85号的褐色大楼仍旧如往日般低调神秘。玻璃幕墙的另一面,高管们坐立不安,丝毫没有所在的这栋建筑那么镇静。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那时的报纸,就会发现,他们成了丑闻的主角。根据媒体披露,在刚刚过去的金融灾难中,这群人分享了超过200亿美元的财富;同一时期,他们供职的高盛公司还在接受美国政府的救助。
美国《滚石》杂志把高盛比作“一只吸血大乌贼”:“缠绕在人脸部,无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闻起来像钱之物”。
很快,关于高盛在金融危机期间违规操作、涉嫌内幕交易的消息传播开来。《纽约时报》等媒体甚至以高盛前任首席执行官、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与高盛高管频繁通话为由,怀疑其曾提供保护伞,私助高盛。
随着调查的深入,高盛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被披露出来,引发对其的剧烈声讨。
欧洲金融界也是风声鹤唳,高盛被指责为引发危机的始作俑者,它和希腊政府签订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直接导致了希腊债务危机,并在欧洲各国引发连锁反应。一夜间,高盛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投行。
纸终于包不住火。2010年4月,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下,高盛在金融危机中的种种欺诈行为浮出水面。联系到危机过后的表现,这个金融危机最大赢家不得不面临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判。
高盛最终缴纳了5.5亿美元罚款,以了结“欺诈门”。
然而,其受损名声却非金钱可以弥补。当丑闻纷至沓来,围绕这家投行,指责、争议和谩骂也扑面而来。其中,一个声音引起人们关注: 高盛在国际上的行径虽然恶劣,但最严重的问题却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
当国外的风言风语传到国内,一帮颇具爱国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不禁产生种种联想乃至幻想,对高盛过去十多年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进行归纳总结。于是,一个充满诡异色彩的奸诈形象便呼之欲出。
中国历来有矫枉过正的习惯。对于一件事物,往往不能以平常、冷静、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不是偏左,就是向右,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关于高盛的中国业务,无论是新闻界还是学术界,甚至在小道消息横行无忌的民间均以负面言论居多,而阴谋论者则习惯于以“黑手”、“杀手”形容之。仿佛唯有如此,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实际上,假若卸下情绪,除去民族主义,以商业眼光客观视之,那不过是万千成败的一例。
高盛的中国故事,与其说是充满阴谋、诡计、圈套的暗战,不如说是一堂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的商业课。尽管其中多有矛盾争议之处,但以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对中国企业界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堂商业课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最初几年,双方互有所求,但又陌生,于是便互相试探。期间,高盛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向世界水平靠拢,特别是规范经营、专业运作方面出力颇多,这些不能因其后来的行径而抹杀。
经过一段小心翼翼的试探,高盛沉下心来,在中国专心经营各界关系,为以后的大红大紫埋下伏笔。这期间,高盛一直保持低调隐忍,对中国展现出友好的姿态,获得政商两界普遍好感,从而打下牢固的基础。
随后,政府放心地把一笔笔大项目交给高盛去做,而它也不负众望,无一次失手。与此同时,高盛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潮流,先后帮助一大批国有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乃至海外上市,进一步赢得声誉。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改造,按照历史发展的潮流,融合乃是世界趋势。以此来看,中国企业不可能闭门造车,迟早有一天需要面对国际竞争,而高盛只不过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合适的位置。
按照阴谋论者的观点,国有企业民营化便是发生在此间,而高盛则是最大的幕后推手。然而国有企业民营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作为改革趋势,如果没有高盛,其他国际投行也必将填补这个空缺。
最后,当高盛对中国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行走更加自如。它开始与日益蓬勃的民营经济发生联系。期间,争议最多的是投资和对赌。
入股之初,高盛签订的注资协议中往往暗含对赌,为中国企业设定业绩指标。然而,除了少数几个企业能实现目标外,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难逃赌输的命运。这固然和高盛的各种操作有关,但许多中国企业家赌性大发,明知结果,却一厢情愿往圈套里面钻,就此走上不归路。
须知,企业生存靠的是经营之道,而非运气。抱此心理,即便赌赢,也不会走太远。
不可否认,高盛在中国的诸多业务不乏违规之嫌,值得商榷和讨论。商场如战场,残酷的生存环境注定不能事事谨慎,商业卫道士的那一套金科玉律在真枪实弹的商战面前不过是脆弱无力的借口。
试想,如果高盛是一家中国企业,而在美国大肆赚钱,人们又将作何感想?
事实无法假设。的确有一部分中国企业在与高盛的较量中损失惨重。然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倘若中国企业家能够从前人的故事中吸取教训,而非一味地开脱,恐怕折戟的企业数量将大为减少。诚如此,金钱损失反倒不足为重。
令人警醒之余,高盛中国故事的正面意义还在于,催促中国企业从不断的挫折、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壮大自身,提高竞争力和对抗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这也正是商业的真谛之一。
为叙述的方便,同时也为尽量还原高盛在中国的历程,追寻其变化之始末,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穿插国内外背景,试图把高盛在中国的业务一一交代清楚。
当然,本书并不是一味揭露,也不是为高盛开脱,只是希望通过梳理高盛在中国十多年的经营脉络,还原一个真实的投行故事。当然,因为时间紧促,资料有限,必定存在诸多疏漏之处,望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