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问收入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 作者:中国人民广播经济之声编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10年年内将出台的消息眼下正牵动着国人的神经,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还将直接影响着内需的大小,关系到“调结构”的成败。

让老百姓花钱,首先要让他们有钱可花,然而,收入差距现在却成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障碍。

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现在达到33,远高于其他很多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之间,收入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15倍,而国企高管的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超过120倍之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的改善,但在财富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收入差距为什么也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全社会都感到焦虑了呢?

● 深入采访

7月上旬的北京,天气炎热,凌晨时分还有人在外面乘凉,在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的住宅小区里,摆水果摊的杨金还在招徕生意。“老板,苹果怎么卖?”

“4元一斤,这边是3元一斤……”

记者:杨金今年51岁,老家在河北保定易县的农村,现在家里还有十几亩地,由亲戚帮着打理。

杨金:光靠那点儿粮食不行,够吃够喝就不错了,肯定供不了我两个孩子上大学,就得靠打工。

记者:现在水果生意好做吗?

杨金:不好做,挣钱确实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你看,我盯到四五点钟,躺一会儿,醒了还得赶紧去上货,这起早贪黑地干,还攒不下钱。

记者:现在看病怎么看?

杨金:在老家上了保险,在别处看不给报。今天中暑了,这不自己买药去,一盒16块,这一天才挣多少钱呢。

记者:那平时出去逛逛街?

杨金:我们压根儿也不出去,逢年过节也不出去,挣的不够花的。

记者:杨金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是好多了,吃穿没问题,可总是感觉过得紧巴巴的,除了最基本的生活,不敢有别的花销。记者在采访中,碰到很多和杨金类似的人,言谈之中,他们都很羡慕城里人,在他们看来,有了城市户口,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保障。和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民收入不仅明显偏低,社保、医保普及的面也相对小得多。因为种地收入不高,大批农村劳动者选择进城打工,然而,在城市里,他们却更深切地感受到城乡的不平等。

一位打工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这些打工的一没地位,二又特别自卑,希望给我们加点工资,后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各方面别像我们,跟别人差距这么大。

好多私企,它不涨工资,谁来管这个事情呢?国家应该出台措施,让高收入者多缴税。

有钱的人投资一下,挣钱挺容易,穷人呢,是想投资,可没有钱。即便是投资了,没有人脉,没有背景,还是挺困难的。

现在感觉不是说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的。我觉得政府关于低收入、低保的政策特别好,就是在下面的执行力还是不够。”

城镇居民的收入整体比农民要高,他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记者: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杨殿华,在山东省德州市的一家企业上班,十年前,他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800元,现在大概能赚一千六七百元。

杨殿华:两个人都是双职工的话,拿3 000多元,我们一个月房贷得还1 000元,孩子学费300多元。现在物价涨得快,工资涨得慢。算下来一个月,说句实在话,也落不了什么。

像我们有的同学,如在电信、电力和移动工作的,他们的工资一个月三千多、四千多元钱,在我们这个城市,属于高工资了。看着他们挣那么多,我们拿的这么少,干的都是一样的活,心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不平衡吧。

记者:杨殿华是许多普通居民的缩影,由于物价、房价等因素,很多人的收入实际上是负增长。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提到垄断行业,也总是感慨:同样是工作,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干得多、挣得少”是记者在采访一线劳动者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感觉要勤劳致富,似乎变得越来越难。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整体上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在政府、企业、居民三个层次中,居民收入占的比重最低。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23%的职工5年没有增加工资;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曾经激发起全社会的活力。而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需要寻求更高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让老百姓共享改革成果。这就需要深化改革,调整转变。

● 权威声音

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主要有两方面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一个,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使收入分配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形成的差距进一步放大了。

其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经济社会体制的一些弊端。比如说,我们的资源配置制度,矿产资源、土地资源配置不公平,配置多的,就能够占很大的便宜。

此外就是直接的原因,我们整个收入体系本身存在不少问题。一次分配里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国有企业的有些利润上缴制度没有建立,没有真正地实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健全。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下一步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逐步解决?苏海南:下一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也就是说,不能光就收入分配来论收入分配,一定要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放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有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这个大背景下来设计、来实施。

首先要在初次分配中,健全相关的分配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第二就是再分配领域,在做好、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钱用于民生、社保。在解决社会经济体制的弊端方面要下工夫,比如说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打破垄断,等等。张车伟,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阶段,要看这个GDP发展是不是被老百姓分享了,各种不平等是不是消除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说不能分享,应该说你这个地方的政府是不成功的。

而这就涉及怎么去考核、衡量地方政府发展的业绩。过去仅仅看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不转变这个,肯定没办法实现。

给劳动者合适的报酬,这是市场的规律,不是说你想不想做的问题,如果收入差距不校正,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会推翻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这样的话整个系统就崩溃了,你还谈什么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缓解贫富差距方面,来看看其他国家有哪些成功经验。

美国:靠税收扶贫抑富。美国的税制力求让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如遗产税,继承人要缴的费用高达遗产价值的70%。但如果是捐助慈善事业,则可减免一定的税费。

德国:创造“机会公平”的社会氛围。德国常年在教育领域加大投入,使每个人的起点能够平等。

巴西:救助金直接入卡。政府发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一张银行卡,每月把救助金直接打入卡中,从而避免了被地方官员贪污挪用的可能。

阿根廷:穷人免费上学、看病。阿根廷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全免费,公立医院也免费向特定人群开放,因此阿根廷虽然贫富差距较大,但人们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仇富”心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