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美联储在行动(6)

拯救华尔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与陨落 作者:(美)罗杰·洛温斯坦


在美林证券那些主要由股票经纪人出身的高管组成的管理队伍中,55 岁的投资银行家赫伯特·艾利逊显然是比较另类的一个。戴维·柯曼斯基是最典型的美林人,他的个人色彩极其浓烈,是一位极有分量的股票经纪人。销售员出身的戴维·柯曼斯基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而赫伯特·艾利逊则拥有耶鲁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获MBA 学位。与戴维·柯曼斯基之流相比,赫伯特·艾利逊要显得书生气相当浓烈。身材矮小、秃顶、戴一副眼镜的赫伯特·艾利逊并不是一个呼风唤雨之人,而是一个非常讲究细节的人。撇开他个人所具有的野心不说,能够爬到美林证券第二把手的位置,赫伯特·艾利逊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非常的聪明,具有打破原有格局、重新进行调整以取得更高效率的超人本领。星期二下午,赫伯特·艾利逊和几位银行家一起,在美林证券一间能看得到自由女神像的会议室里,拍板决定了一项计划。下午4 时,就在四位银行家与彼得·费舍尔召开电话会议的时候,赫伯特·艾利逊拟订了一个仅有几百字的银团合作大纲。

赫伯特·艾利逊拟订的方案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华尔街大多数银行的支持。此外,他向彼得·费舍尔解释说,将这些银行家聚集到一起的唯一办法,就是由联储出面来召集一次会议。彼得·费舍尔同意了。尽管联储后来坚持说,自己并未对任何一种方案表示过支持,但事实上,联邦储备理事会是根据美林证券的方案采取行动的。下午6 时左右,彼得·费舍尔和他的助手们分别给12 家银行(和美林证券、J.P. 摩根公司、高盛公司,以及瑞士联合银行一样,这些银行都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大的交易对手)打了电话,并向他们宣布,今晚8 时将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举行一次紧急会议,请他们的主要负责人准时出席。还在伦敦世界金融管理者大会上作“金融衍生工具的危险性”演讲的威廉·麦克多诺,一直通过电话与彼得·费舍尔保持着联系。夜幕刚刚降临伦敦之时,威廉·麦克多诺就乘上了飞机,急匆匆地赶回了纽约。

晚上7 时,也就是会议开始前的一个小时,四大银行的银行家们就和彼得·费舍尔先碰了一次面。赫伯特·艾利逊的计划,要求与会的16 家银行每家提供2.5 亿美元的资金。约翰·泰恩坚持认为,提供的资金总额不能低于40 亿美元,因为任何低于这一数字的资金量,都会使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再次受到非常严重的攻击。但是,银行家们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表示同意。他们提出了很多疑问:这些资金是这些银行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呢?还是像大部分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银行家所认为的,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贷款?是否还允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合伙人继续留下来?还是可以把所有这些合伙人一古脑儿地全部炒掉?如果允许他们留下来的话,谁将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控制权?……乔·柯兹纳非常强烈地坚持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合伙人必须把控制权交出来。一直到晚上8 时20 分,四大银行的头脑们还在为这些问题争执不休。而此时,其他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们开始陆续抵达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一些人已经在会议室外等候了。

彼得·费舍尔中断了讨论,起身打开了那扇巨大的木制大门,邀请在门外等候的各位来宾进来。彼得·费舍尔心里很清楚,这绝对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聚会,华尔街所有最引人注目的头面人物,几乎全都聚集在这里了,他们是:所罗门兄弟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德瑞克·莫汉、大通曼哈顿银行总裁托马斯·拉布莱克、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首席执行官艾伦·惠特、摩根斯坦利添惠董事会主席菲利浦·普塞尔,以及来自雷曼兄弟公司和英国巴克莱国民银行的高级行政人员。而四大银行出席会议的人有:戴维·柯曼斯基、赫伯特·艾利逊、乔·柯兹纳、约翰·泰恩、桑福德·沃纳、罗伯托·门多萨、克莱顿·罗斯,以及戴维·索洛。12 家银行总共派出了25 位银行家出席此次会议,与会者全都是中年男性。尽管这些银行家们彼此都很熟悉,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多人赶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参加会议,还是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更不习惯在墙上挂有众多著名历史人物画像的注视下,坐在高背皮靠椅上,出席这样一个会议。最终,J.P. 摩根公司的桑福德·沃纳率先愉快地打破沉默说:“嘿,孩子们。我们要去参加野餐会了,每个人先交 .亿美元。”

尽管与这些客人相比,彼得·费舍尔的收入几乎微不足道,但他还是提醒各位大亨注意,因为他代表了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的公众利益。彼得·费舍尔只讲了几分钟,在讲话中,彼得·费舍尔指出,联储非常愿意看到,私营部门能够迅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以避免出现混乱无序的套现现象,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致受到危及。除此之外,他对所有的细节问题一概采取中立态度,不发表意见。用赫伯特·艾利逊的话来说:“就好像他只是将场地借出来一样。” 当然,彼得·费舍尔所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些。联储是不会每天都邀请华尔街这些头头脑脑来作客的,与会者对此非常清楚。

仔仔细细地环视了整个会场后,托马斯·卢索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敬畏,就是油然而生的一种跻身其中的满足感。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雷曼兄弟公司的这位首席法律事务官员不由得产生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念头:“当你进入非常高的层次以后,你究竟还能对下面发生的那些具体事务了解多少?”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如何勤勉工作,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应付现在这种紧急危机。

赫伯特·艾利逊简要地将他的计划作了一下介绍,而每家大银行的代表,都对这一计划说了一大堆好话。戴维·柯曼斯基说:“尽管这并不是我解决资金问题的首选方案,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案。”戴维·柯曼斯基没有说的是,一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美林证券已经溃不成军的债券交易,一定会进一步走向深渊。其他银行也有同样的担心。但雷曼兄弟公司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不应该要求他们和那些规模更大的银行按一样的比例出资。他们问道,为什么不能按各家银行承受的风险度来分摊资金呢?对此,约翰·泰恩反驳说,这种做法太复杂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时间这样做了。现在每家银行都开始为争取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努力了。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托马斯·拉布莱克指责说,是贝尔斯登引发了这场危机,而且,据他所知,他们至今一直没有放松过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压力,而贝尔斯登仅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提供清算服务,每年就可以从中净赚3 000 万美元。自己也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投资者的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对此一言不发。

随后,所有的银行家都把矛头转向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格林威治的那帮家伙拿走了他们想拿走的所有东西。4 年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那些合伙人目空一切,从这些银行那里拿走了效益最好的交易,而且,从来不掩饰自己强烈的优越感。现在,这些合伙人的预言终于落空了,而这些银行家觉得,自己以前实在是太可笑了,他们被这些合伙人耍了。不少银行愤愤不平地表示,应该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合伙人炒鱿鱼。为什么要给这些人钱呢?赫

伯特·艾利逊和乔·柯兹纳不停地用电话将会议的进展向约翰·麦利威瑟进行通报,每个电话至少要有2 家银行的代表同时接听,以杜绝内部交易的一切可能性。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众矢之的以后,约翰·麦利威瑟的心情非常难过。他喃喃地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需要我做的,只要我能够做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情况最为了解的高盛公司约翰·泰恩,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资产组合所具有的风险,向在座的各位银行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者一致同意,所有的投资都必须以股票权益的方式进行,但除了四大银行之外,没有一家银行作出明确的承诺。大多数银行认为,如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现在倒闭的话,他们蒙受的损失将远远少于2.5 亿美元。为什么还要把好端端的钱扔进这样一个吉凶难卜的基金里去呢?赫伯特·艾利逊解释说,如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真的破产的话,其影响要比俄罗斯政府的违约行为更大,后果也将更加严重。他强调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1 000 亿美元,如果加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话,其所拥有的各类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了10 000 亿美元!

除此之外,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持有的股票交易合约数量更加惊人。如果不是因为股票期权可以提供保险的话,许多投资者根本就不会涉足其间,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正是这种期权保险最大的供应者。因此,一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局的话,这些投资者很可能会从股票市场上抽身而逃,而在座的银行家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股市进一步下跌。此时,戴维·弗鲁格很明显地感觉到,会议室里的空气非常凝重,一股强烈的恐惧,在会议室里蔓延。这时,他突然想到,今天是他的生日,不料却身不由己地在这里参加这个令人沮丧的会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