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道品牌的晕轮效应(2)

大抄底 作者:吴比


还有比双飞集团更会做生意的,青岛金王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意大利知名品牌芬妮在中国境内的商标使用权和销售芬妮化妆品的权利。青岛金王之所以能占到这样的便宜,也与青岛金王本身的品牌含金量较高息息相关。青岛金王生产的蜡烛青有95%面向出口,但由于蜡烛属中低端消费品,在经济危机中其在西方的销量并未受太大影响,这就给想要拓展产品线的芬妮留下了好口碑。同时,青岛金王也想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如果能背靠品牌的大树,会好乘凉得多。于是青岛金王与芬妮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签订品牌交叉授权协议,芬妮品牌的拥有者意大利德兰国际有限公司获得了在意大利境内独家使用金王商标、销售金王产品的权利,而青岛金王也得偿所愿。

中国首屈一指的地板企业圣象,在2008年11月收购了美国地板贸易公司Home Legend与韩国地板贸易公司WELLIAM,圣象落下了全球化布局的第一颗棋子。圣象老总翁少斌认为金融危机给他们带来了划算的买卖,“创业近20年,我们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难,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机会。和所能带来的价值比,太划算了。”

山东的一家民营企业润兴投资集团,以75万美元的低价收购了美国品牌家具有限公司,而美国品牌家具有限公司的资产约为275万美元。润兴投资集团办公室主任于波道出了一部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心声:为了不像其他企业一样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一直希望在美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没想到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即使我们肯花更多的钱在当地注册公司,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和多家品牌销售商建立关系。通过收购美国本土公司,不仅可以借此来批发销售自己的产品,也可以通过现有商场来实现零售,从而展示自己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国内中小企业扬起借道品牌出海的风帆,但海外并购也要三思而后行:并购必须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要盲目跟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缺乏经验,对外国企业及其法律环境还不够熟悉,要对被收购项目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后再考虑并购。双飞集团在并购前,就对Solar公司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我们是对Solar公司的财务数据如经营品牌的费用、卖给超市的价格等一一过目,对Solar公司内部进行详细调查后,才决定收购的。”在收购品牌时,最好把品牌与渠道同时收购。如果没有渠道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照样施展不开拳脚;而且,只是收购该企业的品牌,生产基地仍在国内。这就意味着即使贴上海外品牌的标签,产品仍然会出口到美国,而企业自身也会陷入“打自有品牌销路不佳,打外方品牌又成简单加工”的困境,体现不了海外战略的优势,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不应该成为池塘里的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便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由于河水干枯水面下降,便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下沉。如果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就不会随着水面沉浮而被动升降,就能保持良好的制高点。金融危机,恰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塑造品牌的捷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