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洪崖暗河(10)

失踪的上清寺 作者:罗渝


老曾说:“在洞里钻久了,有时会耳鸣,误听是很正常的,别怕。”小敏才定下神来。

又爬了大约几十米远,我的肚子膝盖都疼起来,小敏却一声不吭,老曾在前面叫:“有风了!有风了!”

再爬了十多步,老曾叫道:“快把背包给我,前面落地有点高!”

老曾的装备终于派上用途了,他在洞壁上卡了几个岩钉,装上外挂,绳子在外挂上穿好,绳子的末端在我身上绕了两圈,就放心大胆地慢慢地从前面滑下去。

没有老曾挡住视线,我用头灯照出去,前面居然照不到墙壁。

“快下来吧,安全得很,才两米不到!”老曾在下面喊。让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探路,我心里好不难受,可是谁叫人家专业呢。

我和小敏七手八脚地从矮洞中用绳子滑下来,老曾从包里拿出高亮度的手电扫射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

这是一个相当开阔的大洞,洞中的空间高达四五米,有上百个平方那么大,地面上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沟,从另一个洞子流过来。手电光晃动处,突然看见正前方洞壁上有一个雕像!我们跳过水沟,走近一看,这是个高达三米的浮雕,雕的是一个太上老君骑牛像。像前有一个石头做的香案,香案前,有三个石头做的圆蒲团。

“哇!太棒了太棒了,大发现啊!”小敏在洞中大叫,四周的回声响起来,像有七八个小敏在叫,一群蝙蝠惊飞起来,小敏才吓得住了声。老曾用手电观察着四周,一边看,一边说:“这里墙壁上都有半深的洞,如果没有分析错,这里应该是难民躲避战乱的地方。神像应该是后来才增加的。”

小敏用头灯仔细地看香案周围,突然兴奋地低声说:“曾老师,大哥哥,我找到上清寺了!”

我们赶快走到香案前,小敏手指着的地方,香案前部赫然刻着“上清寺”三个大字!

[十七]

三个头灯加上一支高亮电筒,照着这个香案。仔细看去,香案的案面上也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是篆体,只有老曾能看懂。

老曾打着手电,边读边说:“香案上落款是青云道人,以前他在重庆上清寺出家。”

小敏问:“这个香案会不会是那个叫青云的道士,从老上清寺庙里移来的呢?”

“我看不可能。”老曾分析道:“这个香案是石头的,我们一路进来那么困难,看这石头和周围的石壁都是青石,有可能是这里现做的,只是刻上了‘上清寺’几个字。”

“那么为什么要在石头上刻‘上清寺’呢?这里又不是一个寺庙。”我有疑问。

老曾接着细读香案上的文字,过了一会说到:“香案上没有写原因,但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洞原来是明清战乱时重庆一个大户人家藏身的洞。三十年代上清寺起火烧掉后,为了寻找闭关的地方,青云找到这里。他发现这家几十口人在几百年前就闷死在这里,成为一堆枯骨,地上还撒满了他们留下的金银珠宝和玉器。青云道人心中感慨不已,他埋葬枯骨,在这里刻石壁造老君像,改造成为他和徒弟修行的地方。”

“估计是为了纪念失火毁掉的上清寺,才在香案上刻了上清寺。”老曾补充道,他的脸都快贴着石案了。“青云道人如果没有去其他的道观,这个地方就一定是他在战乱年代最好的修行所!”

小敏问:“父亲讲,我叔叔出家在上清寺,难道就在这里?”

“不太可能吧。”老曾说:“青云到这里,大概在1930年左右,你叔叔出家在七十年代初,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文革期间重庆大武斗,历经四十年,这里不可能长期住人。”

“我同意。”我补充道:“这里并没有人居住的痕迹,除了有水源外,没有睡觉和吃东西的条件。”

老曾从香案上抬起头来:“所以,我猜‘上清寺’这个名字是泛指与老上清寺有关的一些地方,或者是一群道人,应该与那些图纸所指的地点都有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