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4)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政治中心交替学说:

麻省理工大学的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做出了更加新颖的解释,在他看来,主要国家没有能够阻挡住20世纪末的经济衰退,是因为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因此,衰退变成了大萧条。

按照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大萧条发生的年代,英国正在失去世界的领袖地位,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还未能接过领导者的责任。因此,这种领导地位的缺失是历史的偶然,并且,当时也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机构来为处于困境中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因而这次萧条持续了10年。

战争延续说:

彼得·特朗则提供了另外一种有趣的解释,他认为,大萧条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是战争冲击迟到的结果,换句话,战争的冲突变成了和平的冲突。因为,当时的获胜国与战败国就战争赔款、国际贷款和其他金融问题争吵不休,脆弱的战争欠债和战争赔款使得大部分欧洲国家将财力耗尽,因而人们花费了10年才最终解决了这次萧条,因为这次萧条在相当程度上是各国之间的更深的恐惧和敌意的表现。

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使得萧条在这些国家之间蔓延呢?特朗认为,当时的金本位国际货币制度,是使得经济崩溃得以蔓延的主要因素,金本位制妨碍了各国独立的货币政策,或许最早摆脱金本位的国家也能最先从大萧条的深渊中走向复兴。

尽管我们还无法给上面的这些解释做出一个最终的评判,但是必须再次明确的是,1929年的大萧条原本是一次极为特殊的历史事件,关于大萧条的原因及讨论至今仍然没有停止,难怪保罗·克鲁格曼曾经不无感慨地说:“理解大萧条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事实上,今天的宏观经济学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且引人入胜的课题。从长远的角度看,人们今天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不过是未来经济理论教科书的一段新的章节而已,因为经济学家认识的过程就不平坦,因此许多谈论宏观经济学历史的书中都充满了“革命”和“反革命”这样的字眼。而我们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也在这场争论中不断深化,正如经济学家马克?布劳格曾经所说:

经济学的知识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经济体系的知识并不是今天早晨发现的东西,而是我们过去所有的洞察、发现和错误出发点的总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