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9)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这里,我们似乎面对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时候,凯恩斯主张加大需求,也就是要增加支出和直接投资;而供给学派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主张减免税收。那么究竟哪个方法更加有效呢?

事实上,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离开了具体的条件我们很难确定理论的正确性。同样,任何一项决定都是有利也有弊,政府开支可能造成挤出效应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但减税政策同样可能会引起财政赤字,因此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我们需要反复衡量的。

在经济急剧下降的时候,大多数人主张采用刺激需求的办法,因为政府调整总需求是相对容易的,而且立竿见影。比如,只要政府雇工人挖沟渠修铁路,那么第二天就能创造出就业机会,并带动一系列的消费支出。相对而言,调整总供给则比较困难,政府的减税方案需要一段时间讨论才能通过,人们总要过一阵子才能增加支出,而最终反映在消费品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当经济形势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政府应该更多地调整供给,因为这样能够真正决定社会经济情况的产出,而增加供给能够最有效地调动社会生产的能力。

事实上,政府每天所做的工作,正是通过宏观调控使得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供求公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右边代表总需求,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这两者一定要平衡。政府在经济中要做的事,不是动左手就是动右手,让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设法求得经济的平衡,从而保证经济的发展。

有用的经济学

这一章是整个宏观经济学中最充满挑战的一章,我们的宏观经济就如同一块试验田,不同的经济学派几度登场,经济学家们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和梦想,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的华章,就如同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通常比一般的百姓有力量得多,事实上,这个世界是被少数其他人所控制的……”

供给学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由于低税率能够使得私有部门的人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因此减税能够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投资,因此,供给学派主张将减税作为促进GDP长期增长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反,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政府投资可能是构建资本存量、增加劳动力并促进增长的最佳方式。

在供给上做文章,还是在需求上做文章?经济学家的争论从来就没有结束,政府直接拉动需求,这样的做法既直接又有效,但是这样的做法难免出现浪费或者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如果政府采用减税的方法,这样可以更大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但时间和效率上必然要打折扣。当然,这样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可最后,引用毛主席的一句经典语录来结束供给与需求之争吧: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