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们该借钱吗?(6)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但无论怎样,当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人们认识到将由他们或他们的后代来偿还这笔债务,或者将持续为这笔债务支付利息,而他们并不希望在他们的后代身上施加这样的重担,因此,他们将增加储蓄,直到足以使这笔债务不会影响到后代的生活水平。为此,他们将减少与政府赤字等量的消费。结果,赤字财政政策并不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当然,这样的论点在很多经济学家中引起了争论,这些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没有那么深谋远虑,对赤字的了解不会那么清楚,也不会如此关心后代。巴罗认为,既然消费者具有关心其后代的利他动机,消费者就不会将政府为替代征税而发行的债券作为财富的增加手段,因而即期的消费不会改变。

事实上,关于李嘉图等价的讨论至今都没有停止,毫无疑问的是,罗伯特·巴罗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杰出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尽管他的某些观点还与现实情况存在着的偏差,但其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却为经济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位经济学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对前人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可喜的是,巴罗做到了这一点,直到今天,各国的经济学家还在不断质疑、批评、验证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那么,假如政府一定要采用债务和赤字财政的办法,我们将容忍多大规模的赤字呢?

赤字应该有多大?

赤字和负债在报纸和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赤字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政府支出大于所得的税收。在公布赤字数额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指出是在什么期间,例如:“美国在2004年度财政赤字为4 120亿美元”。而负债是在某一时点上政府所欠债务总额。负债额通常指具体的时间点,如美国在2004财政年度结束时的负债为4.3万亿美元。

赤字和债务是有关系的,当政府出现赤字的时候,政府的负债就会增加。不同之处在于,赤字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是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差值,而债务反映了一个国家财政状况,与债务对应的是资产。因此,评价某一个国家债务的多少,关键的一点是看它有多少资产。

先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比较事例,假定有两个国家:

国家一:拥有5万亿元的债务,资产为50万亿元;

国家二:拥有1万亿元的债务,但资产也只有1万亿元。

那么,哪个国家的财政状况更好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