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们该借钱吗?(7)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显然是国家一,因为它的资产大大超过了它的债务,因此在判断某一政府的债务时,我们必须看到它相对于资产的负债。在实际中,经济学家们偏爱的一种衡量赤字方法是“相对GDP”的度量方法,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度量政府处理赤字的能力。国家的偿付能力取决于其生产能力,GDP对政府的意义,相当于收入对个人的意义。GDP度量的是政府能够处理的债务和赤字的规模,因此,如果GDP上升,政府可以担负的债务自然也可以增加。

那么,一个国家的赤字究竟该是多大规模合适呢?国际上有两条通用的财政赤字警戒线标准:

第一条警戒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一旦超过,就会出现财政风险。例如,我国GDP总量在2001年时是10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我国的赤字要大于3 000亿元,就超出了警戒线。

第二条警戒线: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财政总支出的15%。这是在说,如果政府的钱不够花,可以去借债,但不能借债太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当一个国家实际经济增长时,政府的负债能力将提高,这样就能处理更多的债务。如果说一国的经济保持5%的增长率,那么该国的债务也能够以5%的幅度增长,同时不会影响债务与GDP比率,但债务增长的话,政府就必须面对赤字。因此,在债务/GDP比率不增加而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不断出现赤字是正常现象。

1999年,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它并没有因此惶惶不安,因为,其GDP全球位列第一。事实上,早在1986年,美国的赤字就达到了GDP的5%,可是投资者的热情并没有消退,可是当阿根廷的赤字还不到3%的时候,投资者就开始撤资了,因为他们预感到了崩溃的气息。那么,这种大规模赤字财政的做法对经济有没有拉动呢?作为一国政府,是否可以靠发债来拉动经济增长呢?

现实世界里,纷繁的细节总是将事实的真相掩盖起来,而寓言往往能够揭露事实的真相,下面让我们看看苹果欠条里的经济学,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将知道为什么拉美国家会陷入债务的“毒瘾”,而俄罗斯却 “戒毒”成功。在这次金融风暴里,冰岛因为破产而悲惨地倒下,但美国尽管债台高筑,却似乎安然无恙,原因又何在?

苹果欠条里的故事

农场主史密斯种植橙子,另一位农场主琼斯先生只种植苹果,他们通过交换剩余的水果而彼此感到满足,这样两人就都从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中获益。有一年,琼斯的苹果园遭遇了洪水,颗粒无收。这时,琼斯不仅没有了水果可以出售,而且连吃饭也成了问题。于是,他向史密斯先生建议自己用“苹果欠条”来交换他的橙子。

而史密斯先生知道自己无论怎样都吃不完自己的橙子,再加上琼斯还愿意为欠条支付他10%的利息,史密斯便欣然接受了。显然,这些欠条本身并没有价值,当琼斯真正支付额外的苹果时,这些欠条才具有价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